第十三章第一节常规X线摄影体位及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仿徨。
往
期
回
顾
录
01第一章第一节人体解剖学基础01第一章第二节骨关节系统01第一章第三节呼吸系统01第一章第四节消化系统01第一章第五节脉管系统01第一章第六节泌尿与生殖系统01第一章第七节神经系统01第一章第八节内分泌系统01第一章第九节感觉器官01第一章第十节人体的生理0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结构01第二章第二节磁学基础知识01第二章第三节激光学基础知识01第二章第四节X线摄影基础01第三章第一节X线的产生01第三章第二节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01第三章第三节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01第三章第四节X线的吸收与衰减01第三章第五节第五节辐射量及其单位01第三章第六节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01第三章第七节X线的测量01第三章第八节X线的防护01第四章第一节数字图像的特征01第四章第二节数字图像的形成01第四章第三节数字图像的处理01第四章第四节数字图像评价01第四章第五节计算机辅助诊断01第五章第一节头部,考点一览01第五章第二节颈部,解剖重点01第五章第三节胸部,解剖重点!01第五章第四节腹部考点一览01第五章第五节男性盆部和会阴断层重点01第五章第六节女性盆部和会阴断层重点01第五章第七节脊柱区01第六章第一节CT影像诊断基础01第六章第二节MR诊断基础01第七章第一节普通X线设备(1)01第七章第一节普通X线设备()01第七章第二节CR与DR设备01第七章第三节乳腺和口腔设备01第七章第四节CT设备01第七章第五节DSA设备01第七章第六节MRI设备01第七章第七节显示器附加拓展版01第八章第一节PACS的发展与组成01第八章第二节PACS的运行01第八章第三节国际标准和规范01第八章完毕01第九章第一节图像质量管理01第九章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01第九章第三节CT图像质量01第九章第四节DSA图像质量控制01第九章第五节MRI图像质量控制01第十章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01第十章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成像原理01第十章第三节乳腺摄影成像原理01第十章第四节CT成像原理01第十章第五节DSA成像原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常规X线摄影体位及影像所见
第一条:头颅X线摄影1.头颅后前位:俯卧于床,正中矢状位垂直于床面,下颌内收,额部鼻尖紧贴于床,听眦线垂直于床;*中心线:自枕外隆间垂直床面。影像要求:顶骨及两侧颞骨对称,颞骨岩部上缘位于眼眶正中或内听到正中,内听到显示清楚。
.头颅侧位:俯卧于床,被检测靠床面,头部矢状面平行于床,瞳间线垂直于床。*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5cm处垂直射入。影像要求:蝶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前,碟鞍各缘呈单线的半月影,无双边影。
3.头颅前后半轴位(*汤氏位):正中矢状位垂直于床面中线,两外耳孔等距。*中心线:向足侧倾斜5°~30°,对准眉间上方8~10cm处经枕外粗隆射入。影像要求:左右岩椎部基本对称。
4.鼻骨侧位:瞳间线与台面垂直。*中心线:经鼻根下1cm射入。
头颅特殊体位拓展:(考点较多)
1.内听道-汤氏位(Towne′s位)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听眦线与台面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双臂自然放于身旁。
中心线:向足30°,眉间上方10cm处摄入。
用于观察:枕骨、枕骨大孔、颞骨岩部、内听道、后部顶骨、鞍背
.鼻旁窦-瓦氏位(Water′s位)
体位:患者坐于摄影架前,双手扶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触暗盒,鼻尖与暗盒相距0.5~1.5cm,听眦线与暗盒成37°角。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鼻尖垂直射入暗盒。
用于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后组筛窦、上颌窦的骨质及情况。
3.乳突-梅氏位(Mayer′s位)
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转向患侧,正中面与暗盒成45°角,外耳孔置胶片的上后方1/3处,听眦线垂直台面。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对侧额部入射。
用于观察:内外耳道、鼓窦、岩骨、下颌骨髁状突的情况。
4.副鼻窦-华氏位(water`s)
体位:被检者俯卧,头颅正中矢状位垂直床面,听眦线与床面呈37°角。
中心线:垂直暗盒,经鼻根射入。
用于观察:上颌窦及其四壁。
5.斯氏位(Stenvet’s位)又称岩乳部斜位或颞骨岩部后前斜位
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头旁,面转向对侧,外耳孔前cm处放于暗盒中心。将额部、鼻尖、颧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成45°角,对盒听眶线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角,对准被检侧的枕外隆凸与外耳孔联线的中内1/3交点,射入暗盒中心。
用于观察:内耳病变
6.乳突-许氏位(Schüller′s位)
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胶片,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处,瞳建孔垂直暗盒。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5°角,经被检侧外耳孔射入暗盒。
用于观察:下颌关节、乳突小房、乙状窦、内外听道及颞骨岩部侧位影像。
7.瑞氏位(Rhees’s)
体位:被检者俯卧位,头部转向被检侧,是颧骨,鼻骨,下颌骨三部分帖床面,被检者眼眶位于探测器中心位置,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呈53°角,听鼻线与床面正中线垂直。
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眼眶垂直射入
用于观察:被检侧视神经孔,位于眼眶外下四分之一,呈轴位影像。
第二条:胸部X线摄影
1.胸部后前位:探测器上缘超出锁骨6cm,下缘包1胸椎,深吸气后屏气拍摄。*中心线: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影像要求:肺门影像清晰可见,肩胛骨于肺野之外。
.胸部侧位: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探测器包括7-1胸椎高度。*中心线:平第6胸椎高度垂直射入。影像要求:无组织遮盖部分呈漆黑,第4胸椎下椎体清晰可见。
3.胸骨侧位:坐或立位,身体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中心线:对准胸骨中心(或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4.隔上肋骨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高度垂直射入。吸气后屏气曝光。影像要求:1-7前肋和1-10后肋清晰可见。
5.隔下肋骨前后位:*中心线:对准腋窝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深呼气后屏气曝光。影像要求:6-7前肋和8-1后肋清晰可见,肋隔角显示完整。
第三条:腹部X线摄影
1.肾、输卵管、膀胱平片摄影:暗盒上缘平剑突上3cm,下缘包耻骨下3cm。*中心线:经剑突下缘与耻骨联合中心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要求:肾、腰大肌、腹脂线、骨盆、腰椎显示清晰。
.腹部前后立位平片: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垂直。*中心线:根据摄影目的调整位置,消化道穿孔者上包隔肌;肾位移者下包耻骨联合。影像要求::肾、腰大肌、腹脂线、骨盆、腰椎显示清晰。
3.腹部倒立片:患儿摄影呈倒立姿势,背部贴暗盒,暗盒上缘超过肛门3-4cm,肛门处作标记。*中心线:经腹部中部水平射入。影像要求:腹部倒立影,可见直肠气体末端距肛门皮肤处的金属标志距离。
第四条:脊椎及股盆X线摄影
1.颈椎张口位: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面至乳突尖的连线垂直台面。*中心线:通过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要求::第1、颈椎显示清晰,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颈椎前后位:听鼻线垂直于探测器,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胸骨颈静脉切迹。*中心线:向头倾斜10°-15°,经甲状软骨射入。影像要求:3-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3.颈椎侧位:头稍后仰,听鼻线与探测器短轴平行。(为了避免下颌骨与部分颈椎重叠)。*中心线:经甲状软骨、颈部前后缘连续中点垂直射入。影像要求:椎体无双边征,1-7颈椎显示清晰。
4.颈椎斜位:右前斜位向左侧旋转,使冠状面垂直台面呈45°角,左前相反。*中心线:向足清晰10°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射入。影像要求:椎间孔呈圆卵状。
5.胸椎正位: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探测器上包第7颈椎,下包第1腰椎。*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6.胸椎侧位:探测器上包第7颈椎,下包第1腰椎。*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射入。影像要求:无双边,3-1胸椎显示照片正中。
7.腰椎前后位:两髋、膝屈曲,使腰部贴近床面,减少生理弯曲。*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肚脐上3cm)。影像要求:第3腰椎呈切线位显示,无双边。第11胸椎至第骶椎全部显示。
8.腰椎侧位: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腰细臀宽者应在腰下放棉垫,使脊柱与床面平行。*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平面垂直射入。(腰细臀宽者未垫棉垫是应向足倾斜一定角度。)影像要求:照片包括11胸椎至第骶椎,无双边征(重点第3腰椎)。
9.骶椎正位:*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5°,经耻骨联合上3cm射入。
10.骶椎侧位:*中心线:对准臀沟上缘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中曝光。
11.骶髂关节前后位:*中心线:向头倾斜0°-5°角,对准两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
1.骶髂关节前后斜位:仰卧于床,被检测腰部臀部抬高。膝关节屈曲°-10°,使身体正中冠状面与床面成0°-30°角。*中心线:对准被检侧髂前上棘于脐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13.骨盆前后位.:双下肢轻度内旋或外展10°-15°,探测器下缘包耻骨联合下3cm。*中心线:对准两髂前上棘两线中点下3cm处,垂直射入。影像要求::耻骨不与骶椎重叠,两侧大粗隆内缘与股骨颈重叠1/。
第五条:四肢X线摄影
1.手掌前后位:第3掌骨头位于探测器中心。*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若同时摄取双手正位则中心线经两手中点射入。*影像要求:第-5掌指骨呈正位显示,拇指呈斜位显示。
.掌下斜位:手内旋,使手掌与探测器成45°角。*中心线:对准第5掌骨头垂直射入。
3.拇指正位:被检侧前臂伸直,手和前臂极度内旋,使拇指背侧紧贴探测器,其余4指伸直避免重叠。*中心线:对准拇指关节垂直射入。
4.拇指侧位:*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
5.腕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尺桡茎突连线中点。
6.腕关节侧位:*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
7.腕关节外展位:*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与第一掌骨近端连线中点。
8.肘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
9.肘关节侧位:关节应屈曲90°左右,*中心线:对准肱骨外上髁。影像要求: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呈90°-10°度。
10.肩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肩胛骨缘突。影像要求:肱骨小结节位于肱骨头外1/3处。
11.肩关节穿胸位:*中心线:对准对侧腋下。
1.锁骨正位:*中心线:对准锁骨中点。
13.足正位:*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基底部射入。
14.跟骨侧位:*中心线:对准内踝下cm射入。
15.跟骨轴位:*中心线:向头倾斜35-45°,对准跟骨中心射入。影像要求:跟骨纵径和横径之比为∶1“注意纵横和横纵”。
16.踝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内外髁连线中点上1cm处射入。影像要求:胫腓间隙不超过0.5cm。
17.踝关节侧位:*中心线:对准内髁上1cm处。
18.膝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垂直射入。。
19.膝关节侧位:关节屈曲°*中心线:对准髌骨下后缘垂直射入。
0.髌骨轴位:*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经髌骨后缘垂直射入。影像要求:髌骨呈倒三角形。
1.髋关节正位:定点:被检测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外下作垂线5cm处。*中心线:以定点出为中心垂直射入;影像要求:股骨颈充分显示,*申通线光滑锐利。
申通线:指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弧形连成的弧度。若不连续则提示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髋关节侧位:*中心线:经被检测股骨大粗隆处射入。
重点知识拓展:
1.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者为“内收”。
.心脏体位:①右前斜位称为第一斜位:右胸前斜45°最适合观察左心房、右心房体部,肺主动脉干和右心室漏斗部增大扩张。食管位移为左心房增大的重要标志之一(需吞钡)。
②左前斜位称为第二斜:左胸前旋60°,主要观察左、右心室、右心房和全部肺主动脉。
③左侧位:左侧贴近探测器,主要观察左心,尤其是对左心房的观察。
3.心脏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4.颅骨骨折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以避免加重损伤。所以应采用头颅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
5.鞍区肿瘤,垂体瘤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头颅侧位。
6.上颌窦检查首选瓦氏位,积液时为清晰显示与水平面平行的液面,应采用站立位,其他通常选用俯卧位摄影。
7.斯式位是显示内听道的最佳体位,颅底位、汤式位显示也较清楚。
8.腰椎斜位是显示腰椎椎弓峡部的最佳位置;脊柱裂常累及腰椎、骶骨,所以要摄取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9.头颅侧位摄影应平静呼吸后屏气。
10.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右侧椎间孔。
11.骨骼摄影最佳的是cm。
1.手正位照片中,舟状骨呈现为半轴位。腕关节尺侧偏展位为舟状骨的专用位置。
13.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肱骨外科颈骨折。
14.扁平足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侧弓下陷,应摄取单侧足负重水平侧位,中心线水平方向,经患侧跟骰关节射入胶片。
15.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定位线是听眶线。
16.髋关节蛙式位是检查小儿髋关节脱位、复位的专用体位。
17.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喙突下5cm。(注意区分肩关节和肩胛骨三字)。
18.观察少量胸腔积液的首选体位使:胸部侧卧后前位。
19.急腹症患者首选:腹部立位。
0.检查胆脂瘤最佳体位是:梅氏位。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选:双手正位。
.中心线与被照物体边缘相切位切线位。
3.胸部摄影:FFD选用cm的原因是避免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影像放大。
4.观察肺尖病变应首选:胸部前弓位。
5.常规肺部摄影吸气方式为:深吸气末屏气。
6.显示尺神经沟的体位是:肘关节轴位。
7.成人心脏摄影焦-片距位00cm。
8.肋骨斜位摄影观察腋中线,肋骨弯曲部情况。
使用8∶1滤线器进行骨与关节摄影,体厚应超过10cm。
试题:
1.下列摄影位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蝶鞍——头颅正位
B.额窦骨壁瘤——柯氏位
C.上颌窦囊肿——瓦氏位
D.面骨骨折——大瓦氏位
E.颞颌关节脱位——开、闭口位
答案:A
.以下关于关节运动,错误的是()。
A.内收与外展相对
B.关节组成骨相互靠近,角度减小成为“屈”
C.骨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骨的前面向内旋转成为“旋内”
D.关节骨向腹侧面靠近者为“内收”
E.部分肢体摄影位置需要关节呈一定运动状态
答案:D
3.有关听眶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耳孔与眉弓的连线
B.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C.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
D.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
E.外耳孔与鼻尖的连线
答案:B
4.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
A.冠状方向
B.前后方向
C.切线方向
D.后前方向
E.轴方向
答案:C
5.关于切线投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病变边缘凹陷,可采用此法
B.中心线从被检部位边缘通过,称切线投影
C.某些病变于边缘凸出,可采用此法
D.此法可使相邻部分X线吸收差异减小
E.某些病变表面病灶,可采用此法
答案:D
6.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腕关节正位
B.胸部正位
C.梅氏位
D.心脏右前斜位
E.胸部侧卧侧位
答案:E
7.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腕关节正位
B.胸部正位
C.乳突轴位
D.鼻窦瓦氏位
E.心脏左侧位
答案:E
8.侧卧后前位是指()。
A.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背侧射入,腹侧射出
B.仰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腹侧射入,背侧射出
C.仰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右或左侧射入,左或右侧射出
D.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右或左侧射入,左或右侧射出
E.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腹侧射入,背侧射出
答案:A
9.第一斜位又称为()。
A.右前斜位
B.右后斜位
C.左侧位
D.左后斜位
E.左前斜位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