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因疫情防控不力,近30家医院被通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读:

1月24日中午,医院门把手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医院已于24日下午暂停接诊。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院感防控始终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

据不完全统计,从疫情之初至今,全国已有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多个省市出现了院内感染事件,甚至发生超级传播事件!

01

因疫情防控不力,医院被通报、关停、吊销

上海:医院部分院区停诊

1月20日,医院发布情况通报:1月20日,该院在对外包后勤保障人员开展例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人检测结果可疑。根据防控要求,已对该人员做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复核。同时,已对相关人员追踪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自1月21日起,该院徐汇院区(东安路号)门诊停诊。

1月21日,上海交通大医院发布通报称,该院西院区在对医务人员和外包后勤保障人员开展例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人检测结果可疑。已对该人员进行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复核,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踪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自1月21日起,该院西院区门诊停诊。

河北:医院被国家卫健委“点名”通报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河北省医院、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院感防控不力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1月1日,河北省医院心内科一患者的陪护出现干咳症状,3日行核酸检测,4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国家、省联合调查组调查,截至1月14日石家庄市新冠肺炎病例数据库中共有8例与该院有关联。

1月2日,一患者因急性脑血管病至河北省医院就诊,3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并成为该院首例确诊病例。9日,陆续发现有医生、护士、陪护人员等核酸结果阳性。截至1月11日,共累计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6例。

此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感控专家在工作中发现,石家庄市有关区县级医疗机构在感染防控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上普遍存在问题,如对陪护人员未进行严格管理;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间过长等。

北京:医院发生30多人的聚集性感染

年12月30日,北京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所长李亚京通医院院感防控不到位,存在院感隐患等问题,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腾佳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佳乐安康口腔诊所等医疗机构存在患者未佩戴口罩,人员聚集严重,“一米线”间隔执行不到位,未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要求,现场缺乏工作人员进行提醒疏导等问题。

年2月疫情暴发初期,首都医院发生30多人的聚集性感染,其中包括8名医护人员,9名护工保洁人员,以及十多名患者及家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医院木樨地院区南病房楼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是由首发病例与外部感染者医院科室局部范围传播。

辽宁:因院感防控不力,已关闭8家医疗机构

1月3日,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谷渊称,沈阳皇姑秀水门诊部、医院在执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落实相关规定、未按要求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新冠疫情传播,给予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年12月30日,在沈阳市政府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继凯称,辽宁省朝阳市8家医疗机构存在问题较大被关停,包括1家民营医疗机构(医院),7家基层医疗机构。

山东:已发生4起院感防控不力事件

年10月11日,青岛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称,青岛市新增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初步判断,3例无症状感医院相关联。此后,病例增至12例,其中有7名为住院患者,3名从事陪护工作。年4月6日,两名患者医院就诊期间被境外输入病例感染并最终确诊,最终导致5人确诊,另有1名无症状感染者,人成为密切接触者被观察。这一事件打破了3月22日山东省卫健委宣布的“青岛本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记录”。

年2月24日,青岛市卫健委公布青岛市第6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详情,梳理出5名确诊患者活动路径,确医院有关,其或为患者或为家属陪护。

年2月11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山东省日照市确诊,其被证实医院急诊科护工身份,而这名确诊护工从青岛返回日照之前,该院已经确诊过2例病患。

黑龙江:4家医院因院内感染导致疫情传播

年4月10日,新冠肺炎确诊的87岁男子陈某,在3月29日的聚餐中接触有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4月2日因脑卒医院就医,并于4月3日至5医院住院,后逐渐引发同病区病友、陪护人员和护士感染。4月6日,陈某因发热转诊到哈尔滨医院就医,却并未直接转入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而是转送至哈尔滨医院呼吸内科就诊,住院两天后才在发热门诊隔离,致使院内交叉感染。由此,引发了一人传染超80人的“超级传播事件”。继哈尔滨之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医院也出现院内感染,受感染者至少有14人,其中包括两名医护。

02

国家政策频发,院感防控警钟长鸣

近日(1月22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保障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并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医疗机构在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不得因为感染防控采取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等“一刀切”手段,影响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做好感染防控,是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的两个方面,二者并不矛盾,应共同做好、协同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在年全年,国家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政策文件,强调院感防控的重要性,指导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技术。年1月早在疫情暴发初期,国家卫健委就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由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随后相继印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分别为防控医疗机构内医护感染做出了具体安排及流程规划,对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年5月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年6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各地医疗机构要制定疫情期间患者入院筛查流程,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机构要设置过渡缓冲病房,对新收入院的患者进行单间收治,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转至常规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

年12月7日针对基层是院感防控的薄弱环节之一,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且发热诊室应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

年12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决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应对频出的院感防控不力事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_

为国家制订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建议;

_

对全国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

_

对全国感染防控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建立感染防控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_

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进行调查和技术指导;

_

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同日(12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10点要求。其中提到,医疗机构应当在急诊抢救室、手术部(室)、病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间安置。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细化核酸检测要求和频次,住院患者、手术患者和血液透析治疗等患者的核酸检测,应当纳入术前讨论、会诊、查房等诊疗活动,并将检测结果等相关内容记入病历。

03

要对院内感染“零容忍”,严防院感,举一反三

目前,全球疫情蔓延态势持续加剧,多国出现病毒变异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个别地区存在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院内聚集性疫情的情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严峻,严防院感将成为新常态。1月22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保障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并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医疗服务,保障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同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感控措施。

1

充分认识保障医疗服务和做好感染防控的关系

提供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做好感染防控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不得因为感染防控采取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等“一刀切”手段。

2

切实保障患者基本医疗需求

医疗机构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不得推诿拒诊。同时,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发挥医联体整体效能。

3

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

医疗机构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号)等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感控措施。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按时段安排好患者就诊时间,减少人员聚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发热门诊患者以及普通门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要加强核酸检测等检验检查,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前医院。

对新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落实“应检尽检”,设置并利用好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通过核酸筛查和隔离降低感染风险。合理确定床位使用比例,禁止加床收治患者。严格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疗机构非必须不陪护、不探视,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并进行核酸检测。持续开展全员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等措施。

4

加强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

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服务,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开展感染防控等为由,延误患者治疗或推诿拖延。

来源:筑医台资讯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yf/10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