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批先进个人受表彰有你认识的吗
4月16日,我镇对“百年华章·E起诵”诵读活动评选出的11位获奖选手及“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杰出母亲”“好父母”(第一季)活动评选出来的30名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大会。党委书记李前进、镇长万文红及班子成员为获奖人员颁奖。
现场掌声如潮,欢声雷动,会场秩序井然,各环节有条不紊,为表彰大会增添了不少亮色。
诵读大赛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丰富广大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而开展,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的喜爱。
此次,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受到表彰,引导我镇妇女和家庭崇尚文明新风,释放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
因版面有限,今天只能为大家展示部分优秀获奖人员感人事迹。
(向上滑动启阅)
“好儿女”彭斌弘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经千年,代代相传。在王铁社区就有这么一位平凡朴实的上海女婿,从自己的无声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一传统美德的人格魅力,他就是王铁社区李现组女婿彭斌弘。花甲之年的他,长期坚持尽心奉养照顾着瘫痪寡居的93岁岳母,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情的传统美德,用真情感动乡邻。
彭斌弘是上海某银行退休职工,他每月可以领取退休金七千元,这可以让彭斌弘好好地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彭斌弘并没有像大多数上海退休职工一样过着“小资”的生活,选择回到农村照顾瘫痪在床的岳母。事情就要从岳母不能下床行走开始说起,岳母有女儿2个,虽说都嫁的不远,但是女儿们都成了家有自己各自的家务事,照顾母亲力不从心。彭斌弘的妻子于心不忍想回家照顾,但是小外孙女也无人照顾,彭斌弘想着自己退休无事主动提出回老家照顾岳母。就这样一照顾就是三年有余。
可就在年11月份一长意外给彭斌弘与岳母带来沉重的打击,妻子李焕兰因脑血管畸形肿瘤突遭离世,彭斌弘伤心欲绝之际,仍然照顾瘫痪在床的老岳母。为老岳母打水洗脸,端饭喂药,不分昼夜照顾着,给了老人极大地安慰。想法设法给岳母增加营养,逗老人开心,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老人安慰,并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敬重外婆,多陪陪老人说话解闷。
正是他的无微不至的照料,老岳母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不像刚开始那样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慢慢的从失去女儿的阴霾中走了出来。老人逢人就夸“我有一个好女婿,没有他我该怎么办”。
彭斌弘除了对自己的岳母就想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跟邻里之间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平时哪家有个大小事他都积极去帮忙。有些村民甚至打趣他说“你是对待别人家的是都上心的很哦”,他总是笑呵呵的回复人家“哪家现在不都是老人在家,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人遇到事情我能帮帮就出份力”。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村庄形成了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
(向上滑动启阅)
“杰出母亲”宋红霞
宋红霞女今年52岁,家庭人口三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浮槎社区江西组人。她不仅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更是一位杰出母亲,孤身一人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好母亲。
年宋红霞的丈夫查出患白血病,当时宋红霞女儿江俊华正在上高一,儿子江云上五年级,宋红霞任劳任怨不仅要照顾病人还要辅导小孩上学。经过一年的治疗最终病情加重不幸去世,还欠下高达5万元的外债,宋红霞一边带小孩一边打工还债。日子虽然苦了点,但她看着年幼的两个孩子没有丝毫的怨言,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每天打工回家再苦再累她都叮嘱孩子完成作业,在她的激励下孩子们发奋读书,女儿江俊华考生了阜阳师范学院,儿子江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
现在两个小孩都已经毕业了而且都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大家都劝说宋红霞可以歇歇了,但她讲自己身体好还能干的动,不想给子女添负担,现在在学校里当保洁员。宋红霞用无私奉献的爱和勤劳质朴的劳动影响教育着孩子,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妇女不平凡的人生。
(向上滑动启阅)
“最美家庭”宋玉明
宋玉明是石塘镇火龙社区的一名普通村民,与妻子杜先翠共同经营东海饭店,家中有2个女儿。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生意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年枣巷征迁工作开始后,宋玉明一家是第一个响应政府号召签署征迁协议的人家。在征迁过程中有些村民对征迁政策不满意,不愿拆迁,宋玉明多次上门劝导并带领征迁办公室人员多次往返合肥请来村里比较有权威的人劝导不愿征迁的住户,在他的努力下宋某江等7户较为难拆除的住户均签署征迁协议,枣巷在他的协助下于年底完成征迁。但天有不测风云,年宋玉明确诊肺癌,确诊后家人没有悲观,而是积极开导她,饭馆由妻子打理,小女儿更是留在家中全心全意照顾父亲。大女儿则是在家附近的企业上班方便照顾家庭,他们互相扶持,共同经营自己的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快乐。新冠疫情爆发后小女儿宋紫涵积极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点值班值守,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牵手相伴二十余个春夏秋冬,宋玉明一家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责任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向上滑动启阅)
“好媳妇”邓李菊
一、曾获奖励:
年曾获广东省汕头市康氏实业有限公司优秀员工奖;
年曾获肥东县石塘镇幼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
年曾获首届肥东县“好婆媳”荣誉称号;
年荣获石塘镇“杰出母亲”荣誉称号。
二、主要事迹
邓李菊,女,现年36岁,石塘镇阚东社区西三组组民。嫁到阚东社区已经十个年头了,始终和公婆住在一起。本来日子过的平淡但也其乐融融,可是年公公被确诊为肝癌,为了给公公治病邓李菊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可病魔还是没能放过老人。婆婆失去了丈夫的依靠,变得郁郁寡欢,为了能让婆婆早日从阴影里走出来,只要公公生前为婆婆做的事她都尽力去做,虽不能代替公公但她想用这份孝心慰藉婆婆的心情。
一次意外,婆婆手臂骨裂。这段期间邓李菊在精神上给婆婆安慰,在生活上她每天给婆婆端汤喂饭、洗澡换衣、从不厌烦。
年丈夫阚涛患上额窦恶性肿瘤,邓李菊四处寻医问药为丈夫治病,倾尽家产,四处举债,伟丈夫治病,自己白天上班,医院照顾丈夫,还要辅导女儿作业。在历经3年多的治疗中,丈夫还是离开了自己,永远离开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丈夫离开后,邓李菊扛起肩上的担子,带着女儿和婆婆一起生活,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自己让婆婆不要太操劳,自己上班带接送女儿上下学,婆婆安心在家干活。逢年过节,邓李菊担心婆婆一个人在家,倍感寂寞孤单,自己尽量挤出时间多陪陪婆婆,给婆婆添新衣,给婆婆零花钱。在邓李菊的努力下,这个原本风雨招摇的家,日子过得格外温暖幸福。
掌声在哪里?
恭喜以上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
小编代表大家为你们点赞哦~
不知道小伙伴们
有没有在名单中看到认识的人呢?
快去恭喜他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