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交班脑脓肿

病情播报

男,12岁,主因“间断头痛12天,发热6天,抽搐4次”入院。有鼻窦炎病史。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10^6/L,多个核细胞数65%,糖4.4mmol/L,蛋白mg/L,脑脊液涂片见革兰阴性杆菌。血常规:18.85×10^9/L,NE87.4%,CRP48mg/L。头颅MRI:大脑镰旁及左侧额颞多发硬膜下积脓并包裹,柔脑膜增厚强化,左额叶脑实质内可见小环状及点状明显强化,左额叶多发脓肿,并脑组织明显水肿。临床诊断为脑脓肿、细菌性脑膜炎。

时间:年06月04日

主讲人:张慧芳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感染内科全体医护

脑脓肿

一、定义

脑脓肿是病原体侵入脑组织内形成坏死性脓腔。

二、临床表现

临床起病方式不同,多为急性起病,但可隐匿起病。

(1)全身感染症状:发热、精神萎靡、乏力等。

(2)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为烧退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伴呕吐。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严重致脑疝,病人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脓肿接近于脑室,自动或穿刺破裂入脑室,可表现为突然高热、昏迷、抽搐。

(3)局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取决于脓肿的部位。

额叶脓肿:神情淡漠、性格改变;

颞叶脓肿:同向性偏盲和感觉性改变;

额顶部脓肿:对侧的轻偏瘫和感觉障碍;

小脑脓肿:共济运动障碍、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

大脑半球表浅脓肿:可引起癫痫发作(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多数慢性期脑脓肿以此为首发表现。

三、感染途径及常见病原

病原因患者年龄、原发感染灶及免疫状态而不同,常见致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1)血源性:远隔部位感染产生菌血症,血行感染播散到颅内

A.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脑脓肿原因;常见的病原: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B.感染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微需氧链球菌等

C.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微需氧链球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D.免疫缺陷: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真菌、诺卡菌、单核李斯特、寄生虫

E.其他:肺部感染、牙源性等

(2)邻近局部感染播散:

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是儿童脑脓肿常见的原因。

病原以链球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

(3)颅脑外伤/神外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4)隐源性:找不到明确感染来源,实多为血源性。

四、病理分期

脑脓肿可分为急性脑膜脑炎期、化脓期、包膜形成期。早期表现为急性的脑膜炎、脑炎的病理变化,随后脑炎软化灶坏死、液化融合形成脓肿。1-2周后脓肿包膜初步形成,3-8周完全形成

五、诊断

综合患儿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原发感染部位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明确诊断,同时强调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诊断。

CT:在低密度水肿区内见到脓肿壁,增强后可见明显环状强化。

核磁:长T1长T2信号,由坏死中心、脓肿的包膜和周围脑水肿组成,增强后可见边界清楚的薄壁环状强化。

六、治疗

脓肿包膜形成之前,主要为抗感染治疗,包膜形成后考虑外科干预联合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强调早期应用抗生素,选择能透过血脑屏障、并覆盖可能的病原菌抗生素。

经验性抗细菌治疗方案: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联合甲硝唑,或美罗培南(如果考虑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加用万古霉素)。

抗生素的治疗疗程一般为6-8周,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

(2)外科手术:包括脓肿穿刺、引流或切除术。推荐脓肿大于2.5cm时,进行神经外科干预。若脓肿导致脑疝形成,应积极行神经外科干预,而不考虑脓肿大小。如果脑脓肿临近脑室而未破入脑室,需考虑外科引流以预防脓肿破入脑室。

(3)激素治疗:有争议。可减轻脑组织水肿,但会延迟包膜形成、减少抗生素进入脓肿、增加脓肿突破进入脑室风险。仅用于影像学有明显占位效应病人,且需短疗程。

主要参考文献:

[1].Brouwer,M.C,etal.Brainabscess.NEnglJMed,.(5):p.-56.

[2].Sheehan,J.P,etal.Brainabscessinchildren.NeurosurgFocus,.24(6):p.E6.

[3].Felsenstein,S,etal.Clinicalandmicrobiologicfeaturesguidingtreatment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yf/11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