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鼻腔鼻窦占位1例
近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万保罗收治了一例鼻腔鼻窦占位患者,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6岁,住院号:
主诉:头部不适3月余,加重伴右侧鼻腔出血15天
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适,表现为受凉后感觉异常,不伴恶心呕吐;2月前出现右侧唇角麻木感;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孔出血
医院行鼻窦CT示:
1.考虑右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2.右侧额窦、筛窦及蝶窦炎。
头部+五官MRI:右侧上颌窦、筛窦内可见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FLAIR呈稍高信号,DWI呈混杂稍高信号,其中心信号明显增高;与周围眼肌关系密切,周围骨质似可见吸收改变,双侧上颌窦及蝶窦、鼻腔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影。
诊断意见:1.右侧上颌窦、筛窦内占位并囊肿形成,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建议结合临床。
T1:
T2:
术前病理活检示:炎性息肉伴上皮内翻,间质水肿。
治疗过程
患者在全麻鼻内镜下行右侧改良泪前隐窝入路+鼻腔外侧壁大部切除+鼻腔鼻窦肿物切除+翼腭窝、颞下窝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右侧中鼻道及总鼻道荔枝样新生物,筛窦及上颌窦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表面不平,质韧,不易出血,与周围组织粘连。上颌窦后外壁大部分骨质破坏缺失,肿物侵及翼腭窝、颞下窝。
手术彻底切除鼻腔鼻窦+翼腭窝、颞下窝病变。
术中所见:
术后病理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建议患者术后1月放疗,定期复查。
总结:单侧鼻腔鼻窦肿物,窦壁有骨质破坏须高度怀疑恶性,最终诊断须依靠病理结果。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采用鼻内镜下将肿物完整切除,辅以术后放疗。肿物活检良性并不能完全除外恶性,须结合CT、MRI及病史、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