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尊堂每日健康课堂鼻炎和鼻窦炎的症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感冒”。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分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粘膜萎缩或退行性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发展缓慢,病程长。临床特征为鼻粘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以及鼻腔大量结痂形成,重者鼻甲骨膜、骨质也发生萎缩。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亦称“花粉症”)。
一个或多个鼻窦黏膜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炎症,严重者累及骨质和周围组织以及邻近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或单个鼻窦发病,以双侧或多窦发病常见。
类型比较
疾病类型
发病原因
症状体征
病史特点
急性鼻炎
病毒感染是主因,如鼻病毒(最常见)、流行性感冒病毒,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鼻部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病灶等。
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打喷嚏→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浓或脓鼻涕→发烧、呕吐、腹泻→无并发症时,逐步好转,病程7~10天。
有一定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更多见。
慢性鼻炎
(1)局部因素,如鼻中隔偏曲、以及其邻近器官存在慢性病灶、滥用滴鼻剂等;
(2)职业和环境因素,如粉尘、有害化学气体、生活或工作环境高温和高湿的急剧变化等;
(3)全身因素,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维生素A及C缺乏等;
(4)其他,如烟酒嗜好、长期过度疲劳、免疫功能障碍、变应性鼻炎等。
(1)慢性单纯性鼻炎:间断性或交替性鼻塞,多涕、嗅觉障碍、说话时鼻音重。(间断性→如白天轻、夜间重,夏季轻、冬季重,活动时轻、休息时重;交替性→鼻塞症状两鼻交替变重、躺下时居下侧鼻孔鼻塞重。)
(2)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续性鼻塞,渐进性鼻塞;伴少量鼻涕,多呈粘性白色或微黄,涕不易擤出,多伴有明显嗅觉减退,说话明显鼻音重,有时头痛。
本病较难治愈,易复发。
萎缩性鼻炎
与营养不良(维生素A、B、D、E等缺乏)、内分泌紊乱、不良卫生和生活习惯、遗传、鼻部及全身慢性病、高浓度有害粉尘及气体对鼻腔的持续刺激等。
(1)鼻塞;
(2)鼻、咽干燥感;
(3)鼻出血;
(4)嗅觉丧失;
(5)呼吸恶臭,又称“臭鼻症”;
(6)头痛、头昏。
本病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少见,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相对少见。
过敏性鼻炎
(1)吸入性过敏原,如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屑、羽毛昆虫等。
(2)食入性过敏原,如虾、蟹等海产品以及药物。
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
本病以春、秋季节为多发,患病率为10%~25%。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常见细菌菌群是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属。
(1)局部症状:①鼻塞为持续性,可出现暂时的嗅觉障碍;②脓涕;③头痛及局部疼痛(为本病最常见症状)。
(2)全身症状:成人较轻,可有低热、畏寒、食欲不振及周身不适等症状。儿童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咳嗽、闷气等呼吸道症状,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所有人群均易发生急性鼻窦炎,低龄、年老体弱者更多见。
慢性鼻窦炎
多为急性鼻窦炎未能及时合理治疗或急性鼻窦炎性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
(1)局部症状: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视功能障碍。
(2)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
本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
1.忌食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鱼、虾、蟹类等海产食物;平时注意多吃补益肺气的食物;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
2.增加体质,预防感冒。可选用维生素C、维生素B族、多种维生素、西洋参、黄芪等。
3.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1.过敏性鼻炎治不治无所谓。
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2.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
一般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都以为是感冒,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鼻腔黏膜不一样,感冒时鼻腔黏膜是充血的状态,而过敏性鼻炎的鼻腔黏膜是苍白的。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感冒一般伴有其他症状,一星期左右就会好,而过敏性鼻炎会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
3.小时候患鼻炎,长大以后就好了。
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小时候经常打喷嚏流鼻涕,长大以后就会变好,这是过敏性鼻炎的一大误区。虽然有长大后变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数人长大后并没有变好,反而加重了。据统计,中国有10%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长大后发展成了过敏性哮喘,严重时可致死。另外,即使没有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长大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比小时候要困难。研究发现,幼年治疗过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长大后发病率要比幼年没有治疗的患者低很多,一般的脱敏治疗效果至少可以维持8年。因为早期的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症状,还可以抑制新的过敏原产生。
4.鼻窦炎症状不严重就不需要治疗。
鼻窦炎和所有的疾病一样,都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八成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这些鼻咽癌患者有90%是由于鼻炎、鼻窦炎恶化所导致。所以鼻窦炎即使症状轻微,也要尽快治疗。
5.鼻窦炎严重了,做个手术就能治愈。
任何手术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在保守治疗完全无效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同时手术治疗也不一定能根治。鼻部手术对儿童鼻面部的发育容易产生负面影响,14岁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特别慎重选择鼻部手术。鼻窦炎手术(鼻窦内根治性手术)后的完全恢复期一般需要三个月,在恢复期需要继续治疗(包括局部的与内服药物的治疗),否则容易复发。因为对鼻窦炎的手术,包括辅助性手术(如鼻中隔矫正、鼻息肉切除)与根治性手术(主要指鼻窦内手术),虽然能够解决鼻窦炎的局部原因、部分局部病变,但难以解决人体免疫力,存在慢性炎症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