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
年7月19日——上颌窦底提升论坛
1、前言
个病例的回顾性观察:窦底剩余骨高度3±1~10mm
时间:年7月-年3月
无来自全身的种植手术禁忌症
接受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手术的风险:肿、痛、出血、感染
邻牙无病变或已控制
囊肿或黏膜增厚小于上颌窦容积的一半
窦底黏膜提升距离小于5mm
开窗位置---侧壁开窗VS.经牙槽嵴顶(%)
种植体颈部形态---非膨大VS.膨大(95%)
上颌窦底植入骨替代材料---植入VS.不植入(95%)
提升方式---骨凿+磨除VS.直接磨除(逐渐增多)
CASE1:26、27缺失,窦底呈斜坡型,同一个植入位点需提升的高度不同,要避免黏膜穿孔的风险。
CASE2:囊肿或黏膜增厚,通过传统的敲击法提升,也能达到良好的成骨效果。
CASE3-4:上颌窦过度气化,牙根周围骨显著减少,减少的垂直高度可提示窦底黏膜可提升量。
2、提升方式
1)传统骨凿法---用于窦底较平坦的病例,垂直于窦底敲击;
2)两方向法---用于窦底呈斜坡型的病例,分别垂直于斜坡的两个壁,垂直敲击两次;
3)钻敲钻法---用于骨质较硬,窦底骨板较厚的情况,敲击和磨除交替进行;
4)直接磨除法---用于大多数患者,如今更倾向于使用这种方式。
通过两个采用直接磨除法导致黏膜穿孔的病例展示,说明由于距离测量的不准以及操作的失误,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黏膜穿孔的风险。但由于没有植入骨替代材料,术后感染的风险很低,成骨的效果良好。
3、并发症(例患者中出现的)
术中并发症---上颌窦底黏膜穿孔,表现为囊液漏、液平、捏鼻鼓气阳性。
CASE9-12:不同术式的提升过程中均出现过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的情况,但由于提升高度不多,术者也未放置骨移植材料,术后通过抗生素的使用,均未发生上颌窦感染。
6个月内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脱落;慢性上颌窦炎;术后鼻孔内有血性分泌物。
CASE13-15:3个脱落的病例,术者分析是由初期稳定性过低造成。
修复后并发症---上颌窦炎;种植体脱落
CASE16:基台加力时发生了种植体脱落,分析术前的CBCT发现拔牙窝愈合情况较差,植入时可能有炎性组织未清除干净。
CASE17:冠修复6月后出现眶下压痛,拍CT发现上颌窦内出现炎症;耳鼻喉专家会诊后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建议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随访观察。修复后20个月、3年复查,未再出现上颌窦炎的症状,拍片未见异常。
CASE18:16、17连续缺失,修复后30个月出现16种植体松动,取出。原因分析:①牙冠咬合面积过大,咬合力太强;②16处骨密度过低,且窦嵴距较低,骨结合不良。
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
不同术式的所有并发症中,黏膜穿孔的发生率最高,但其后果不严重,且与术后种植体脱落没有直接关系;种植体脱落偶有发生,主要是初期稳定性较差导致的。总的来说,经嵴顶的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恢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
4、总结
术中出现黏膜穿孔的概率为10%,但对后期修复影响不大
术后愈合期及修复后并发症少,最常见的是种植体脱落,需要更多的病例明确脱落原因,例如:
①植入扭矩小于15N.cm,同时穿龈愈合
②骨质IV类,同时剩余骨高度小于10mm
③咬合力过大或咬合调整不足
④口腔卫生差,全身状况欠佳(血糖、放射治疗史等)
CASE19-21:上颌后牙拔牙窝愈合欠佳的病例,为了防止植入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较差而导致植体脱落,均先进行了引导骨再生(GBR),6月后延期行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体植入,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笔者心得
上颌后牙区的牙齿缺失较为广泛,由于牙周病变,上颌窦气化等原因使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量降低,在采用种植义齿进行固定修复时往往存在骨量不足的问题。上颌窦底提升是口腔种植中常用的有效的骨增量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手术器械、方式较多,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陈明教授作为一名口腔修复医生,希望能在以修复为导向的前提下,尽量将种植手术程序简化,并且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于是陈教授团队总结了连续例单纯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内不植入任何材料)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实现了提升方式由传统骨凿法,向两方向法、钻敲钻法、直接磨除法的演进。发现在所有并发症中,黏膜穿孔的发生率最高,但其后果不严重,对最终修复影响不大;种植体脱落偶有发生,但主要是初期稳定性较差导致的,相信通过术前对骨量骨质等分析,采用Onlay植骨、GBR、极差备洞等方式提高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种植体脱落率会大幅度降低。总的来说,经嵴顶的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恢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
作者简介
周乔
重庆医院种植科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硕士
重庆种植培训中心(CITC)讲师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会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
擅长各类牙缺失的种植修复、牙周炎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