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带你ldquo窥探rdq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ww.daqinvip.com/m/
医院订阅哦!

FESS

即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指在鼻内窥镜下进行的、主要针对伴或不伴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wNP、CRSsNP)的治疗手术。其中,鼻内窥镜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内镜下行手术与围手术期检查和局部处理,而通过内镜下所见判断病情是鼻内镜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下通过对一系列鼻内镜下术腔图片及文字解释,我们一起来了解FESS后术腔黏膜的转归进程。

FESS术前的疾病诊断及表现

鼻内镜下鼻腔图片:检查:左侧钩突肥大,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水肿。(不同病例)诊断:慢性筛窦炎、额窦炎、上颌窦炎(左)检查:左侧钩突及筛泡肥大、中鼻道见黄白色分泌物。(不同病例)诊断:慢性筛窦炎、上颌窦炎(左)。检查:右侧鼻黏膜慢性充血、中鼻甲前端肥大反向弯曲,中鼻道少量黏液。左侧蝶筛隐窝、蝶窦开口处见脓性分泌物。诊断:慢性上颌窦炎(右)、慢性蝶窦炎(左)。检查:双侧钩突、筛泡肥大,黏膜息肉样变,中鼻道少量分泌物。诊断:慢性鼻窦炎(双)、筛泡息肉(双)检查:左侧钩突息肉样变组织达总鼻道,右侧钩突息肉样变、堵塞中鼻道。诊断:慢性鼻窦炎、钩突息肉(双)检查:右侧中鼻甲前部息肉样变、中鼻道窄,见脓性分泌物。左侧下鼻甲肥大,下鼻甲后端息肉样变。诊断:慢性鼻窦炎(双);中鼻甲息肉(右)、下鼻甲息肉样变(左)检查:右侧鼻腔黏膜肿胀、充血,嗅裂前端息肉样物,左侧嗅裂中部息肉样物。诊断:慢性鼻窦炎、嗅裂息肉(双)检查:右侧后鼻孔处息肉样物,来源右上颌窦口。诊断:慢性鼻窦炎、后鼻孔息肉(右)检查:右侧中鼻道未见异常,蝶筛隐窝处见息肉样物下垂至后鼻孔处。诊断:慢性鼻窦炎、后鼻孔息肉(右)检查:右侧中鼻甲肥大、前上部息肉样变,中鼻道分泌物。左侧中鼻甲肥大、根部黏膜水肿、息肉样变,嗅裂前端见脓涕。诊断:慢性鼻窦炎、中鼻甲息肉(右);慢性额窦炎、中鼻甲息肉样变(左)检查:中鼻道塞满大量息肉。诊断:慢性鼻窦炎、息肉病

FESS后术腔黏膜转归过程及治疗

国外学者认为鼻术后黏膜恢复遵循炎性反应期、肉芽期、上皮化重塑期的规律,许庚教授遵循规律、探索创新将FESS后术腔黏膜转归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术腔清洁或干燥阶段、粘膜转归竞争阶段、上皮化完成阶段。余洪猛教授在此基础上认为:鼻内镜术后1月时,黏膜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术后2月时,黏膜内纤维组织增生与溶解并存;术后3月时,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结构,但功能尚不完善;术后4月时,黏膜恢复正常结构,同时功能基本恢复。因此,鼻内镜术后鼻黏膜的完全恢复一般来说需要4个月时间,但术后术腔黏膜的转归过程与病变的程度、手术创伤的大小、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等密切相关。

治疗主要分为全身和局部治疗,如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和局部冲洗、清理术腔及异常增生物,局部清理为促进术腔上皮化的重要环节,原则上不要损伤已上皮化的黏膜。

黏膜囊泡:保留观察不阻碍窦腔引流的小囊泡,较大且确认无法消退而阻碍窦口引流则予以清理,针刺放出囊液尽量保留囊泡膜及上皮。

黏膜水肿:手术创伤、炎症及变态反应等刺激是造成术后黏膜水肿的主要原因,应避免过度的处理,并予以药物治疗。

干痂形成:常见于黏膜破损处,过早或强行去除会导致黏膜撕裂和出血,加重黏膜损伤;研究表明,术后2周时清除干痂可避免黏膜撕脱。

分泌物附着:术后鼻腔分泌物多为感染、纤毛功能不良等原因,及时予以鼻腔冲洗、吸出有利于黏膜的良性转归,注意冲洗液的选择及吸引器操作的力度。

瘢痕及粘连:不影响窦口引流通气的瘢痕及粘连可不予处理,若范围较大、阻碍引流,则需予以分离粘连。

1)术腔清洁阶段①病理变化:术后48h内抽取填塞纱条,术后3-7天术腔渗血凝固形成干硬黑色血痂,窦腔底部积聚大量粘稠分泌物,手术创面黏膜缺损和窦口处形成棕黄色痂皮,鼻甲粘膜表面纤维素渗出形成伪膜,粘膜处于反应性水肿状态;术后7-10天,反应性水肿减轻,分泌物和血痂皆经不断排出和清理逐渐减少、甚消失;术后10天-2周,术腔较为清洁干净,显示出清楚的轮廓。②治疗、清理: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生素、纤毛活动促进剂和类固醇药物;收缩术腔(1次/2日);冲洗和吸引(1次/日)。③鼻内镜下术腔黏膜转归图片:FESS后2天,抽取鼻腔填塞物后,术腔充填陈旧性血性分泌物和干痂;清理后,见术腔宽畅,筛窦、上颌窦开放良好。FESS后1周,术腔干痂覆着、黏膜水肿,囊泡形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额窦切开术后1周。术腔大量干血痂。FESS后2周,术腔轮廓显现,黏膜水肿、黄色结痂覆着,分泌物较少,少量肉芽及囊泡形成。慢性鼻窦炎右侧中鼻甲泡外侧垂直部分切除术后2周。术腔光滑无分泌物。2)粘膜转归竞争阶段①病理变化:术后3-10周,淋巴引流障碍可导致术腔再次轻度水肿,以窦口、隐窝周围显著;囊泡、肉芽开始在粘膜缺损处生长,息肉开始复发生长;纤维结绨组织增生和粘连作为新生病变形成竞争生长。②治疗、清理: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收缩药;收缩、冲洗和吸引(1次/周);清理囊泡和肉芽(钳除、刮除及吸引切割,1次/周);分离粘连,扩开中鼻道和各个窦口。③鼻内镜下术腔黏膜转归图片: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术后3周。上颌窦、筛窦开口良好,术腔少量分泌物及痂皮,中鼻甲前端稍向外侧移位,予以复位。FESS后3周,术腔窦口、隐窝周围黏膜轻度水肿、见小囊泡。FESS后3周。左侧蝶窦口处粘连,血迹朝下流至鼻咽部。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1月。双侧上颌窦筛窦口开放良好,术腔脓性分泌物及痂皮填塞。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术后1月。术腔光滑,窦口开放良好。左侧蝶窦炎鼻内镜蝶窦切开术后1月。左侧蝶窦开放良好,窦内大量黄褐色黏稠分泌物,予以吸除。慢性鼻窦炎左侧额窦、上颌窦切开术后1个月。术腔光滑,窦口开放好。FESS后4周,术腔轮廓清晰,内散在小肉芽及囊泡,部分区域开始上皮化。FESS后5周,术腔清洁、轮廓清晰,黏膜无明显水肿,鼻甲与术腔外侧壁粘连(不同病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1.5月。双侧筛窦、上颌窦开放好,黏膜稍水肿,见小囊泡。FESS后8周,术腔轮廓比较清晰、干净,黏膜轻度水肿,可见散在囊泡及小肉芽,部分区域已上皮化。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额窦、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2月。各窦口开放良好,左侧术腔光滑,右侧筛实有少量黄色干痂。FESS后2月。术腔开始上皮化,部分区域有囊泡、肉芽生长,予以清除,中鼻甲形态良好。FESS后9周,术腔上皮化明显,部分区域有肉芽生长,中鼻甲形态良好。3)上皮化完成阶段①病理变化:术后10周及其后,术腔开始完成良性转归;光镜下可见显著转变:术腔粘膜出现增生的假复层柱状上皮或为复层柱状上皮覆盖,或在息肉表面出现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粘膜下组织高度水肿,为疏松结绨组织,组织间隙扩大,炎性细胞浸润及腺体扩大显著。②治疗、调护:全身、局部连续用药至少6个月,延长随访周期,2~3周1次;收缩、冲洗、吸引、清理。③鼻内镜下术腔黏膜转归图片: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2.5月。双侧术腔大量水肿,囊泡样物伴脓性分泌物。右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额窦、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2.5月。各窦口开放良好,少量脓性分泌物和囊泡,予以清理。左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术后3月。左侧筛窦、上颌窦开放良好,黏膜光滑,筛窦内少量脓性分泌物。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3月。双侧术腔光滑,黏膜上皮化好。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3月。双侧术腔光滑,黏膜上皮化好。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3月。双侧术腔黏膜水肿及囊泡。FESS后13周,术腔干净、基本完成上皮化,气房轮廓清晰,黏膜面表面光滑、无囊泡或肿胀。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4月。双侧术腔水肿、可见囊泡样物。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4月。双侧术腔光滑,各窦口开放良好。双侧慢性鼻窦炎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5月。双侧窦口开放良良好,术腔少量囊泡及脓性分泌物。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额窦、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5月。双侧各窦口开放良好,黏膜上皮化好。左侧额窦、筛窦囊肿术后6月。额窦开放良良好,额隐窝处黏膜稍水肿。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6月。双侧窦口开放良好,少量脓性分泌物。右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6月。术腔各窦口开放好,黏膜上皮化良好。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7月。术腔各窦口开放好,左中鼻甲黏膜水肿,窦内见脓性分泌物。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窦切开术后7月。右侧术腔黏膜稍水肿,左侧中鼻甲上端稍肥大,双侧各窦口开放好。左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8月。左侧术腔黏膜水肿、见囊泡,筛窦、上颌窦开放良好,中、下鼻甲粘连,予以清理并分离粘连。鼻内镜术后8月。右侧术腔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予以分离粘连及明胶海绵隔离。左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9月。左侧中鼻甲水肿,各窦口开放良好,窦内黏膜上皮化好。左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额窦、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10月。各窦口开放好,黏膜上皮化良好、稍水肿。吸引器清理筛窦。双侧慢性鼻窦炎双前组筛窦、双上颌窦、左额窦切开术后11月。术腔各窦口开放良好,窦内见瘢痕组织。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窦切开术后1年。各窦口开放好,术腔囊泡水肿样物,予以清理。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上颌窦切开术后1.5年。各窦口开放好,术腔完全上皮化。

参考资料

[1]余洪猛,张重华.鼻内镜检查与诊断图谱[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韩德民,周兵.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金佳益.清肺通窍方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5]沈洁.鱼腥草液冲洗鼻腔对FESS术后鼻腔黏膜转归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6]沙炎,罗德红,李恒国.头颈部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胡楠.生肌通窍散对鼻窦炎术后窦腔黏膜修复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8]侯俊胜.康复新对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上皮化的影响[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9]Royr.Casiano,黄魏宁,杨弋.EndoscopicSinonasalDissectionGuideIncludingOrbitandSkullBase[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0]严啸天.化浊生新膏在鼻窦炎内镜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7、9表达影响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耳鼻喉时空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为了防止我们走散,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

征稿,我们是认真的

你已经有10年耳鼻喉科经验了?

你已经治好了数以万计的耳鼻喉患者?

欢迎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投给我们!

一经录用,您将会收到丰厚的报酬。

投稿邮箱:gujinzw

.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yf/8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