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第19期尼妥珠单抗治疗舌鳞癌

白癜风可以看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本期讲者介绍

一、病情介绍

基本信息:患者吕某,男,50岁,上海本地人,因发现右舌溃疡型肿物2月余,于年1月29日入我院。

现病史:

年5月,患者右舌咬伤出现溃疡,直至8月份开始好转,自述食用辛辣刺激物后,右舌溃疡加重。

年11月份出现舌体活动受限,右侧颌下发现包块。

年1月12医院颌下肿块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涂片见鳞状细胞癌;右舌肿物活检示:鳞状细胞癌。

年1月18日行PET/CT检查提示:1.右侧舌根及软腭软组织占位,考虑恶性病变;2.右侧颌下腺占位,代谢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病变可能;3.双侧颌下腺淋巴结肿大,代谢增高,考虑肿瘤转移可能。

-1-24我院CT示:右舌、口底恶性占位,伴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现因“发现右舌溃疡型肿物2月余”入院,患者目前舌体活动受限,睡眠可,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

ECOG评分0分,KPS评分分,心肺腹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检查:

患者面型基本对称,张口度张口型可。口内见右舌明显肿胀、抬高,活动受限。右侧舌体及舌根处见一溃疡性肿块,大小约为5*4cm,灰白,界不清,右侧颌下可扪及直径约2cm结节,圆形,表面光滑,不活动,质中偏硬,有压痛。左侧颌下可扪及一1cm大小结节,表面光滑,质中偏硬,活动度一般,无明显压痛。

病理学及其他检查:

-1-12医院颌下肿块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涂片见鳞状细胞癌。

-1-12医院行右舌肿物活检示:鳞状细胞癌。

影像学检查:

-1-18医院行PET/CT检查提示:1.右侧舌根及软腭软组织占位,考虑恶性病变;2.右侧颌下腺占位,代谢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病变可能;3.双侧颌下腺淋巴结肿大,代谢增高,考虑肿瘤转移可能;4.右侧额窦、双侧筛窦黏膜增厚,考虑复鼻窦炎;5.左肺上叶肺大疱;6.肝脏多发囊肿;7.胆囊结石,胆囊炎;8.L4椎体局灶性高密度早,考虑良性病变;9.全身其余部位目前未见明显异常高代谢。

-1-24我院颌面部CT示:右舌、口底见软组织肿块影,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过中线,增强后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范围5.1*6.9cm,C-:82HU,C+:HU,邻近颌骨骨质未见明显破坏,颅底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I区、右侧II、III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欠均匀。放射学诊断:右舌、口底恶性占位,伴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

-1-29胸片: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必要时CT。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疾病诊断:

右舌鳞癌伴双颈淋巴结转移(T3N3bM0,IVb期)

二、治疗策略及诊疗过程

治疗策略:

手术+术后同期放化疗+靶向治疗

第一阶段治疗方案:手术

入院后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全麻禁忌,于-02-05于全麻下行“全舌口底双颈联合根治术+下颌骨暂时离断+股前外皮瓣修复+拔牙术+气切术”,手术顺利,术后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病理:“右舌”粘膜鳞状细胞癌I-II级,肿瘤侵犯神经。

石蜡对照冰冻:送检切缘:“左、右、底、左舌根、右舌根、右咽”均阴性(-)。组织学石蜡:“双侧颌下腺”慢性涎腺炎;送检淋巴结:“左”“I”3只(其中2只累及包膜外软组织),“III”1/6只,“右”“I”1/3只(累及包膜外软组织),“II”2/4只(其中1只累及包膜外软组织),“III”3/4只,“IV”2/9只,“V”1/5只(累及包膜外软组织)有肿瘤转移(+),余及“左”“II”6只,“IV”12只均阴性(-)。

术后影像学评估:

-3-22颌面部CT:“右舌CA术后”,术区部分正常结构消失,口底软组织增厚,增强后局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C-:41Hu,C+:66Hu,残余颌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颅底结构正常。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放射学诊断:舌颈术后改变,随访。

术后疗效评价:PR。

手术后治疗思路:

患者老年男性,病理诊断明确,根据诊疗指南先行“全舌口底双颈联合根治术+下颌骨暂时离断+股前外皮瓣修复+拔牙术+气切术”,术后病理提示“右舌”粘膜鳞状细胞癌I-II级,肿瘤侵犯神经,切缘阴性,双颈多区淋巴结转移伴肿瘤包膜外侵,具有术后同期放化疗治疗指征。头颈部鳞癌EGFR表达率在90%以上,因此可以联合EGFR单抗靶向治疗,同时起到放疗增敏作用。

第二阶段治疗方案:同期放化疗及靶向治疗

放射治疗:

-3-27至-5-9在我科行调强放疗,放射剂量60Gy/30Fx,靶区范围为原发灶术区+双颈淋巴结预防区域,放疗过程顺利,无3级以上放疗副反应发生。

同期化疗:

放疗期间行同期化疗,方案为奈达铂40mgiv.qw,于-3-29至-4-17期间共行4程化疗,同时予以抗过敏、止吐、护胃等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放疗期间同时行靶向治疗,方案为尼妥珠单抗mgiv.qw,于-3-28至-5-2期间共行6程靶向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期间无2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

相关副反应:2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2级口干,1级放射性皮炎

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疗效评价:

-6-11颌面部CT:“右舌CA术后”,术区部分正常结构消失,口底软组织增厚,增强后局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与.3.22前片基本相近,残余颌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颅底结构正常。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放射学诊断:舌颈术后改变,随访。

临床疗效:疗效评价为CR。

三、总结该患者为局晚期舌癌,术区活检病理明确,根据CSCO头颈部肿瘤指南,T3N3M0口腔癌患者如耐受手术应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具有高危因素者(T3-4、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周围神经浸润)应行术后辅助放疗,切缘阳性或淋巴结包膜外侵者建议行同期放化疗。

该患者颈清结果显示多发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具有同期放化疗指征。同时文献报道头颈部鳞癌EGFR高表达,尼妥珠单抗为特异性EGFR单抗,同时有放疗增敏作用,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其在头颈部鳞癌中有良好治疗效果,且耐受性好。本治疗方案符合CSCO指南要求,同时加入靶向治疗旨在提高局控率和远期生存率。

点评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是手术、放疗、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近来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成为头颈部肿瘤新的发展方向。

口腔颌面肿瘤属于头颈部肿瘤,本例患者为中晚期舌鳞癌,首先做手术切除原发灶,淋巴结区与术区给与术后放射治疗。考虑转移灶多,淋巴结胞膜外侵犯,放疗同步化疗。靶向药物的前提是肿瘤细胞相关分子检测阳性,头颈部鳞癌表皮生长因子90%以上为阳性,并且临床验证有效,故此类药物已经列入治疗规范。

我院对于中晚期头颈部鳞癌,尤其残留阳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尼妥珠单抗已经与化疗同等看待。近千例的临床试验证明,加入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尼妥珠单抗的综合治疗,不仅为化疗受限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提高近期疗效同时,也提高远期总的生存率。

欣生时间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yf/98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