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复视多饮多尿病例

题:一例复视、多饮、多尿的病例(英文题:Case31-:A53-Year-OldManwithDiplopia,Polydipsia,andPolyuria;作者:ThomasN.Byrne,M.D.,JohnH.Stone,M.D.等;作者单位:美医院)

患者男,53岁,因复视、多饮、多尿来我院就诊。患者大约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鼻塞和头痛,在随后的3个月,症状加重。患者在最近9个月的MRI结果如下图(图1)所示。

图1:患者近9个月的MRI检测结果。A:9个月前;B:7个月前;C:3个月前;D:近期于本院拍摄。

9个月前MRI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蝶窦粘膜弥漫性增厚,窦内充满了浓厚的分泌物,左侧蝶窦、筛窦、上颌窦分散存在轻度粘膜增厚。经过抗生素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

1个月后,患者在外院进行了鼻内镜手术:上颌窦造口术和鼻中隔成形术。手术后两周(本次就诊前7个半月左右),患者出现复视,且恶化为眼球水平位固定;无眼部疼痛、眼球突出、面部麻木或肿胀。诊断为右侧外展神经麻痹。

本次就诊前7个月时,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如图1B所示。7个月前MRI检查结果显示蝶窦持续性炎症和脑下垂体弥漫性肿大,最大横径为17毫米,最大外径为9毫米。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抗生素治疗三周后,患者的复视问题得到解决(发病六周)。但仍有轻度至中重度头痛,尤其晚上头痛更为严重。

本次就诊前4个半月,患者出现多饮、多尿。每日尿量最高达6升,尿比重小于1.。禁水试验时没能测到患者的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禁水时患者的尿渗透压不增加;经鼻予以去氨加压素治疗后,患者的排尿频率、夜尿和口渴感减少。

本次就诊前3个月,患者又进行了头颅MRI,如图1C所示。检查结果显示广泛的黏膜增厚,右侧蝶窦局部有分泌物填充,脑下垂体增大到19mm*11mm*13mm(最大横径*头尾*前后)。7个月前该数据为16mm*7mm*11mm;5个月前该数据为17mm*9mm*12mm。钆增强后,脑下垂体均匀强化,且有一处异常凸起。漏斗柄似乎有轻度增厚。8天后患者复视复发,再次行MRI检查,如图1D所示。

在本次就诊前5周。查体发现患者的双眼外展受限。辅助检查如图2所示。

图2:患者5周前的辅助检查结果。

脑脊液(CSF)分析显示白细胞4个/mm3(97%淋巴细胞和3%单核细胞),蛋白水平为66mg/dl,血糖、甲胎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予以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治疗三周。医院就诊时,患者有夜尿和轻度头痛,这之前的一个月,患者没有出现复视。这期间患者积极运动,每周跑步12英里,直到就诊前3个月,腿部出现疲劳才停止运动。此后患者出现脱毛、体重增加(3-4千克)、轻微的肌肉酸痛、对冷刺激极度敏感。鞋子尺寸在几年内增加了一半大小。无原因不明的出汗、关节痛、恶心、便秘、头晕、晕厥、乳房胀痛、水肿、淤血、皮疹、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结肠息肉。

患者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也曾进行过膝盖关节镜检查(具体年月不详)。婴儿时期进行过疝修补术。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鼻喷雾剂(每天两次给药)、左氧氟沙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苯海拉明(后三种需要时才使用)。否认过敏史、烟酒史、违禁药物使用史。父亲死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母亲死于肺癌,母亲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经检查,生命体征正常,鼻内镜检查显示正常粘膜,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黏脓性的分泌物,泪腺和唾液腺是正常的。无眼球或眼部炎症。一般检查和包括颅神经在内的神经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液中的电解质、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钙、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肝功能和肾功能、尿常规也是正常的。其他检查结果如上图所示。心电图和胸片均正常。

垂体MRI如图3所示。

图3:患者的垂体MRI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脑下垂体和漏斗柄肿大,蝶窦粘膜广泛增厚。T2加权像见环状低信号和软组织增强,右侧蝶窦部分填充,与7个月前的图像比较,软组织尺寸更大但相对稳定。

CT显示垂体窝扩大、增厚及相邻的蝶窦壁硬化,提示慢性炎症改变。

蝶窦和垂体前叶的活检标本(图4)显示,存在纤维化,淋巴浆细胞浸润。

图4:患者蝶窦和垂体前叶的活检结果。

无证据表明肉芽肿、血管炎或肿瘤。1周后行免疫组化IgG4染色。蝶窦的活检标本显示席纹状纤维化,垂体前叶淋巴浆细胞浸润,但没有纤维化表现。无闭塞性静脉炎表现。IgG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窦标本中每高倍视野有14个IgG4阳性的浆细胞,垂体标本中几乎没有IgG4阳性的浆细胞。Ig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强阳性,非特异性背景信号,IgG4/IgG比值无法计算。

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必须基于组织学特征,包括致密淋巴浆细胞浸润,伴席纹状纤维化或闭塞性静脉炎。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IgG4阳性浆细胞数目的增多,以及IgG4:IgG的比值升高。

结合临床、病理,患者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随后对患者予以强的松(60毫克每日)和B细胞清除疗法(利妥昔单抗,1克分两次静脉注射),治疗超6个月时间,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治疗17个月后的MRI显示垂体和漏斗柄的尺寸在持续下降,蝶窦存在持续性的慢性粘膜炎症改变(图3C和3F)。

治疗一年后,患者停止去氨加压素治疗。治疗4年后,患者的尿崩症已完全解决,而且近3年来,患者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彭毓报道)

需要

原文

请留邮箱

温医眼视光临床科研中心









































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ys/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