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全身体检解决方案MR类PETW
什么是MR类PET技术(WB-DWI)
类PET成像技术是最新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技术,“类PET”是一个较为通俗的称谓,一般称其为“MR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这项技术对于肿瘤细胞的敏感性非常强。因此可以获得类似PET的全身特异性肿瘤成像,具有和PET相似的临床价值。
为什么要进行MR类PET检查?
简单来说,MR类PET技术有几大特点:
1、费用低,PET/CT检查的收费一般在一万元左右,而MR类PET
检查收费只需-元;
2、敏感性高,医院先后接受了PET/CT检查和MR类PET
检查的16例病人的统计结果显示,MR类PET检查对肿瘤细胞有着更高的敏感性;
3、安全性高,整个检查无创,无需注射药物,没有射线危害;
4、检查过程简单,只需要30分钟,即可获得全身扫描的结果,无需提前的复杂准备。
MR类PET检查适合那些人?
适合于:需要体检的健康人;对于全身转移灶进行筛查;对淋巴结转移筛查;发现明确恶性肿瘤指征后寻找原发灶;术后放化疗后的效果评估;恶性血液肿瘤的病情监控。
MR类PET真的那么神奇?
1、WB-DWI技术的应用病例:82岁男性,前列腺癌,病理确诊。(左上图:PET图像;左下图:CT图像;右上图:MR的DWI图像;右下图:MR的T2WI图像。
男性,82岁,PSA轻度升高来诊,左上图为PET轴位图像,未见明显恶性病变。右上图为DWI图像,前列腺左前部可见一小结节状高信号,ADC值0.×10-3mm2/s。同期的轴位盆腔CT(左下图)未明确显示病变,轴位压脂T2WI相可见前列腺中央叶偏左侧一圆形低信号,0.9×1.0cm,突破前列腺包膜,而轴位DWI图像上病灶呈清晰的高信号,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
2、WB-DWI技术的应用病例:66岁男性。
全身类PET成像:
1)鼻咽左侧壁局限性增厚,咽隐窝消失,请与放疗前MRI片对比;双侧乳突实变,多考虑为放疗后改变。
2)双侧上颌窦炎。
3)肝右叶顶部小囊肿,建议随诊观察。
影像描述:
肝右叶顶部可见一类椭圆形长T2信号影,大小约19*11mm,边缘光整,DWI呈低信号。
影像描述:
鼻咽腔不对称,左侧鼻咽侧壁略增厚,左侧咽隐窝消失,DW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高信号,双侧咽管咽口基本对称,双侧咽旁间隙对称、无狭窄,未见异常信号,颅底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破坏。
3、WB-DWI技术的应用病例:45岁男性
全身类PET成像:右肾实质小囊肿,余未见明显异常;建议随诊观察
影像描述:
右肾下极实质内可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直径1.4cm,DWI呈稍低信号。
PET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癌细胞膜1型葡萄糖转运体表达较低,磷酸酶表达较高导致18F-FDG摄取较低甚至不摄取。PET检查没有查到的肿瘤却用磁共振查出来了,真是名副其实的“少花钱,多办事!”
图片|网络
珍惜身体,活着也不只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