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看病一声呛咳,发现了三高伴
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三高)等同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越多,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越严重,如糖尿病与高血压共存时,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倍增,死亡率增加7.2倍。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更为合理的降压、降糖方案,才可充分发挥心血管药物的疗效,降低心、脑、肾损害的风险。
余振球教授对一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胸痛的患者进行查房、分析病情,详细讲解了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查房时患者的一声呛咳,让我们发现了该患者存在的隐患。
一、病例介绍
1、临床资料
1)病史简介:患者男性,5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5年,胸痛4年,血压高3年”入院。患者15年前于“贵医附医”体检测血压/80mmHg,查空腹血糖7.2mmol/L,甘油三酯4.78mmol/L,胆固醇5.3mmol/L,平素喜饮茶,每天4-5L,当时饮水量、尿量无增加,无多食、易饥,之后每次体检血糖、血脂均高,未引起重视。9年前患者体检测空腹血糖9+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3+mmol/L,进一步就诊“医院”诊断“2型糖尿病”,当时予长效甘精胰岛素强化降血糖治疗半年,后规律口服二甲双胍降糖,现空腹血糖7-9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9-12mmol/L。起病至今体重下降5-6公斤。4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心前区痛,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与活动无关,医院行冠脉造影,自诉“冠脉造影没问题,没有冠心病”。3年前患者体检测/91mmHg,之前无发热、咽痛、少尿,当时无头昏、头痛、胸闷、胸痛,此后偶测血压+/90+mmHg,均未诊治。半月前患者自测血压达/mmHg,此后至入院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在-/90-mmHg,无不适。
患者初中未曾监测血压,高中毕业时、大学期间偶测血压/70-80mmHg。入职至42岁每年体检测血压均正常,具体血压不详。4年前有“胃出血”。
吸烟40年,每天40支,偶有饮酒史,平素晚上12点后入睡。
母亲、1个弟弟有高血压。
2)入院体查:左上肢血压/mmHg,右上肢血压/mmHg,BMI28.1kg/m2,神志清楚,胸壁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5.26G/L,RBC5.89T/L,Hb.00g/L,PLT.00G/L。
(2尿常规(见表1)。本次入院查24小时尿总量ml,尿蛋白定量.94mg/24小时。
表1.患者尿常规汇总
年份
年
年
年
年
年
年4月
年
本次
入院
尿常规
(—)
尿蛋白±
(—)
(—)
(—)
(—)
尿蛋白+
尿蛋白2+
注:(—)代表未见异常
(3血生化:肝功能未见异常。
肾功能、血钾、空腹血糖详见表2,血脂详见表3。
静脉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GLU14.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
心肌酶未见异常。
表2.患者空腹血糖、肾功能、血钾汇总
年份
(年)
空腹Glu
(mmol/L)
Cr
(umol/L)
eGFR
(ml/min)
UA
(mmol/L)
血钾(mmol/L)
年
7.2
89.3
—
—
年
7.08
.3
—
—
年
12.2
.38
—
—
年
13.42
76.4
—
—
年
5.86
71.4
—
年
7.17
78.2
—
年
5.96
79.2
—
年
6.56
79.7
—
年
7.61
79.5
—
年4月
—
.47
—
—
年12月
7.89
99.36
87.1
—
本次入院
8.25
90.8
97.7
4.06
注:Glu血糖,Cr血肌酐,eGFR肾小球滤过率(据公式计算),UA血尿酸、“—”代表未查
表3.血脂汇总
年份
TG
(mmol/L)
TC
(mmol/L)
LDL
(mmol/L)
HDL
(mmol/L)
年
4.78
5.3
—
—
年
8.07
6.66
—
—
年
7.12
7.73
—
—
年
10.68
6.54
—
—
年
2.05
5.03
4.16
1.29
年
2.94
5.67
3.83
1.14
年
1.78
5.37
3.3
1.26
年
2.15
6.02
4.08
1.38
年
2.13
6.52
3.86
1.69
年4月
5.06
5.5
2.08
1.12
年12月
2.33
6.2
3.40
1.74
本次入院
1.55
3.92
2.32
1.13
注: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代表未查
(4同型半胱氨酸HCY23.36μmol/L。
(5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6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4次/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24小时平均血压/mmHg,白昼平均血压/mmHg,夜晚平均血压/mmHg,血压昼夜节律为3%(非杓型),24小时动态血压脉压63mmHg,24小时平均心率85次/分。
(7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肝,胆,胰,脾,肾):脂肪肝声像。
肾血管、肾脏超声:左肾囊性结构(30*31mm),双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血管彩超:左侧颈部动脉内中膜局限性增厚。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A31mm、LVD48mm、IVS10mm、LVPW10mm、LVEF57%、E/A<1)。
胸部正侧位:心、肺、膈未见异常;胸椎退变。
双侧肾上腺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I平扫:T2/FLAIR脑白质深部多发高信号,Fazekas分级III级;左侧上颌窦炎。
颅脑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SWI:左侧额叶、脑桥微出血灶。
(8)眼科眼底镜检查: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II级。
三、诊断分析
1、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关系,由因果变并列
汇报完病史后,余教授提问:“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关系有哪些?”。对于这两个同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的疾病间的关系,我们都没思考、总结过。住院医生们陆续回答完毕,余教授做出总结:第一,糖尿病并发症导致高血压,如糖尿病肾损害;第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如代谢综合征;第三,内分泌系统原发疾病,常以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其发病形式,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第四,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无关联。对于这个病人,从汇报的病史分析,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为因果关系,即长期的糖尿病导致高血压。
余教授翻阅病历后,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高中毕业、大学期间、入职后至40岁测血压/70mmHg,41岁测血压/80mmHg,43岁测血压/80mmHg,45岁测血压/82mmHg,46岁测血压/90mmHg,46岁至51岁患者血压在-/66-90mmHg,53岁测血压/91mmHg。由此可见患者血压自16年前开始呈升高趋势,而2型糖尿病病史15年,因此该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应为并列关系。
患者既往无反复发热、感染,无皮疹、关节疼痛病史,无夜尿增多、头痛、乏力、阵发性心悸等表现,基础RAAS、肾血管彩超未见异常,炎症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不支持,结合血压变化趋势,有高血压家族史,BMI大28kg/m2,喜吸烟、饮酒、饮茶,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结合患者有血脂异常,借用俗称即“三高”。
患者平素规律使用药物降血糖,多年高血压未曾诊治,眼底镜检查见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未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定量.94mg,考虑合并高血压肾损害。
2这样的胸痛,与冠心病无关
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胸痛,很容易联想到“冠心病心绞痛”。余教授询问患者胸痛情况,发现患者的胸痛特点:①胸痛部位不固定,为心前区的某个点、线或整个心前区。②疼痛性质不明确。③与活动无关,活动或转移注意力胸痛缓解。④胸痛无其他伴随症状,余教授根据患者胸痛特点判断“冠心病心绞痛”不考虑。查阅患者心电图无心肌缺改变,4年前冠脉造影无异常,排除“冠心病心绞痛”。
但该患者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多且时间久,需警惕存在冠脉粥样硬化及心脏微循环障碍。
3、查房时的呛咳,导出了背后的隐患
查房将近尾声时,这位患者突然出现呛咳,余教授扶患者坐下,待其呛咳平缓后,追问患者呛咳情况,发现患者近5年来常有呛咳,呛咳严重时伴短阵呼吸困难。问完病史后余教授提问“呛咳常见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多想到的是颅脑疾病以及生理状态下的呛咳。最后余教授总结:呛咳可分为中枢性和非中枢性。中枢性主要定位在脑干,常见于脑干的梗死、出血或炎症等。非中枢性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重症肌无力等。该患者长期高血压未控制,糖尿病、血脂异常多年,且大量吸烟,这些严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易致脑损害,因此我们需明确患者颅脑情况,排查中枢性呛咳。
根据余教授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完善颅脑MRI+MRA+SWI检查,结果左侧额叶、脑桥微出血灶,T2/FLAIR脑白质深部多发高信号,Fazekas分级III级,MRA未见异常,意外发现患者的隐患——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是颅内小血管各种病变导致的临床、认知、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综合征。其发病常隐匿而不易被识别,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表现为突发性脑卒中症状、进行性知功能障碍、痴呆、吞咽功能障碍、抑郁和残疾等。治疗上,主要为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与糖尿病,以及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体的诊疗方案有赖于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因该病起病隐匿、病因不明,疾病进展对人类健康危害大,对社会及家庭造成的负担重,因此尽早发现、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第五批短期进修学习班学员
医院心内科医生
尹春娥
尹春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