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的并发症
应该注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免疫功能还相对比较弱,感冒后感染容易向周围器官蔓延,导致中耳炎、淋巴结炎、喉炎、鼻窦炎、气管炎、甚至肺炎。
急性中耳炎
(图片来源:网络)
婴幼儿的咽鼓管(咽部通向耳部鼓室的管道)较短、直、宽、且呈水平位,所以鼻咽部的炎症很容易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这就是为什么小年龄宝宝感冒后有的时候要看一下耳部的原因。
6~11个月大的儿童患继发性急性中耳炎的风险最大;国外有人统计约1/3~1/2的幼儿感冒会出现鼓膜炎症和中耳积液,5%~19%的幼儿可能会发生细菌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如出现感冒症状一周左右再次发热和耳痛(小婴儿可仅表现为烦躁或哭闹)可能提示急性中耳炎。
鼻窦炎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5岁以下婴幼儿鼻窦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感冒后不太容易发生鼻窦炎。一般来讲,筛窦发育最早,2~3岁时即可以有炎症;上颌窦3~5岁开始发育,由于其上颌窦口相对较大,所以容易发生炎症;额窦6~10岁发育,所以7岁后可有炎症。
病毒性感冒是细菌性鼻窦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外统计有6%~13%的病毒性感冒儿童会并发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继发性细菌性鼻窦炎的征象包括以下方面,家长们应注意观察: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0日且未见改善;高热不退,流脓涕3~4日;或者流涕或咳嗽加重,新发或再次发热。
单纯病毒性感染不需要应用抗菌素,需要用抗菌素时应尽量根据感染原选择相应敏感的药物,疗程为症状改善后7天,一般为10~14天。
扁桃体炎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扁桃体的发育1岁末才逐渐开始,小婴儿少见扁桃体炎,所以如果3岁以内婴幼儿出现扁桃体肿大,表面有白色分泌物是千万不要认为一定是扁桃体的化脓性感染,也有可能为特殊的病毒感染;4~6岁为扁桃体发育高峰(也称为生理性肥大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即使看到扁桃体肥大也不一定有感染。
喉炎
(图片来源:网络)
1~3岁婴幼儿多见,表现为声音嘶哑(一般情况下炎症累及喉部后会出现声音的改变),出现像小狗叫的“犬吠样”咳嗽,吸气的时候有喉鸣音。婴幼儿喉腔和声门较窄,轻微炎症就可以造成吸气困难(称为喉梗阻)。
喉炎是儿科的急症之一,孩子出现上述表现时要及时就医,特别是吸气困难时医院就诊,一般需要抗菌素治疗,并需要激素减轻喉头水肿。
宋红梅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