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穿刺活检可能报告哪些结果
朱永学
医院
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做了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FNA),会出现哪些结果?能判断是否得了甲状腺癌吗?能判断是哪种类型吗?下一步又该如何处理?
穿刺活检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1)不能诊断
由于穿刺只取部分细胞做涂片检查,有时会出现细胞数量不够、细胞破损看不清、血液成分过多等情况。当检查医生对涂片质量不满意时,就会写下“不能诊断”的结论。
这种情况并不能盲目认为是良性。通常需要由外科专家根据病情评估下一步怎么做:随访、再次穿刺、或是直接手术。
(2)良性病变
FNA通常可以很好地区分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比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结节。
如果活检报告“良性病变”,您通常不必急于做手术,医院随访即可。部分较大的肿瘤,或位置不佳、可能压迫气管或食管,或位于胸骨后的肿瘤,医生也可能建议手术。
(3)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病变/滤泡状病变
这说明,病理医生在镜下见到了“非典型细胞”。这种细胞跟正常的甲状腺细胞不同,但和癌细胞也不同,因此不能明确区分良恶性。
总体上,出现这种结果时,恶性风险只有5%~15%[1],大概率是良性,如果重复穿刺,只有一半患者可以确诊。临床上一般还需结合B超和医生的触诊手感做出判断。
通常是按照良性结果处理,即定期随访,必要时复查FNA。
(4)滤泡状肿瘤/可疑滤泡状肿瘤
这种结果比较特殊,既包括良性肿瘤(滤泡状腺瘤),也包括恶性肿瘤(滤泡状癌)。只有术后病理才能明确,FNA并不能区分良恶性。出现这种情况时,恶性风险约15%~30%[1]。
虽然绝大多数滤泡状肿瘤都是良性的,但毕竟有恶性可能,需要外科专家做出判断,采取手术或其他处理方法。
(5)可疑恶性肿瘤
这种结果表明,肿瘤恶性风险在60%~75%[1],需要外科医生结合B超报告和临床触诊手感做出判断。
一般临床上按照恶性肿瘤处理,通常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依靠术后病理才能判断。
(6)恶性肿瘤
得出这种结果,一般说明涂片质量都比较好,穿刺医生已经相当有把握了。这是因为FNA的特异性非常高,一旦明确报告“恶性”,准确率高达95%以上[1]。
FNA诊断准确性很高,并且能够判断肿瘤的病理分型,尤其是最常见的乳头状癌;对于较少见的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也能做出很好的判断。但对于甲状腺滤泡状癌,FNA无法区分良恶性,需要依靠术后病理做出最终诊断。这是因为,滤泡状癌和良性腺瘤的区分在于是否侵犯甲状腺的包膜,而FNA仅能看到细胞形态,看不到包膜,只有术后做石蜡病理切片才能明确。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治疗方式也不同,通过FNA在术前得知肿瘤类型,对于手术和后续治疗很有帮助。
除上述之外,近几年在甲状腺FNA中新加了一个检查项目——BRAF基因突变,它的“大名儿”很长——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murin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