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于拔牙拔牙前后要注意什么
1、牙拔除术适应症:
(1)牙体病损:牙体缺损严重,用现有修复手段无法恢复和利用。
(2)根尖病: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
(3)牙周病:晚期,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固位。
(4)牙外伤:根中1/3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症。
(5)错位牙。
(6)额外牙。
(7)埋伏牙、阻生牙。
(8)滞留乳牙影响恒牙萌出者。
(9)治疗需要:因正畸、修复、肿瘤累及而需要拔除的牙。
(10)病灶牙: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
(11)骨折累及的牙:视具体情况应尽量保留。
拔牙的禁忌空腹不能拔牙:
拔牙前要明确告诉医生目前自己的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切忌空腹,容易出现麻醉及手术并发症。要做到精神放松,增强自信心,保持情绪稳定。
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如患有上述疾病,可能因此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建议在有效控制系统疾病下拔牙。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mmHg及空腹血糖8.88mol/l的患者禁忌拔牙。拔牙最佳时间应尽量选在上午,此时间休息充分、药物作用最佳、术后观察时间充裕。
造血系统疾病(血液病):
如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机能有障碍,拔牙术中术后出血难止,甚至危及生命。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禁忌拔牙;慢性患者如需拔牙,在专科医师配合下,并预防感染和出血。
生理期、妊娠期的女子:
原则上,生理期的女子应当避免拔牙,但在生理期要拔掉已经引起疼痛难忍的牙,一定要规范处理,减少出血。
怀孕期间遇到牙齿问题需要拔牙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第4、5、6个月拔牙较为安全。
肝肾疾病:
如急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易出血不止。
另外,在拔牙时间上,对于正常患者来说,上午下午是没有区别的。恶性肿瘤患者应避免拔牙;剧烈的运动、劳累后,饮酒之后均不宜拔牙。
除了在拔牙前要了解这些禁忌症外,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少:
1、拔牙部位放置的棉纱卷需咬半个小时后吐出,吐出后在24小时内有淡血水属正常现象。
2、纱卷吐出后,不要用舌头舔伤口,不要吸吮伤口和频繁吐口水,也不要用手或其他东西触摸伤口。
3、拔牙后24小时可进食流食、软食,切忌吃太烫和过硬的食物。
4、拔牙后1-2天内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饮酒、不吹乐器,不洗热水澡。
5、拔牙后24小时内不漱口、不刷牙,24小时后可刷牙,但不可触及伤口。
6、麻醉药效一般在2-3小时后消失,此时伤口略有疼痛,请根据医嘱使用消炎药。
7、如果拔牙后发生伤口出血量多、剧烈疼痛、发烧、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8、除智齿和多生牙外,一般拔牙后均需要修复,一般情况下伤口完全愈合需要1-2个月。
9、不可用自来水漱口,应使用凉白开水或矿泉水漱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