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的症状和治疗
鼻中隔偏曲系由于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所致的结构上的畸形,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局部突起,可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鼻中隔部分呈尖锐突起者称棘突或距状突;呈长条状隆起者称嵴突;若鼻中隔软骨突入鼻前庭则称鼻中隔软骨前脱位。事实上鼻中隔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且上述各种形态可同时存在。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无功能障碍,可不做任何处理。
症状体征随鼻中隔偏曲程度、类型、位置而异。以鼻塞为常见,且可因阻塞而引起呼吸不畅、嗅觉不灵和耳聋、耳鸣等。
1.鼻塞为最常见症状。先见于偏曲突出侧,平时呼吸不畅,受冷和感冒时可完全堵塞。对侧鼻腔初尚通畅,日久因生理性填补空间作用,使黏膜及鼻甲代偿性肥厚,以致鼻腔变小,乃现两侧性鼻塞。
2.鼻分泌增多鼻中隔偏曲可改变鼻生理功能,刺激腺体,使鼻分泌增多。又因鼻塞,正常鼻黏膜分泌的大量水分不能借呼吸空气蒸发,乃有鼻涕增多;如有继发感染刺激鼻黏膜,分泌功能亢进,鼻涕更见增多。分泌物多属粘性或粘脓性,如有鼻窦感染,则有多量脓性分泌物。
3.头痛主要因分布于鼻腔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刺激所引起。并可沿神经反射至头面部,以致额、颞部疼痛。此种疼痛可经鼻黏膜收缩或手术来缓解。引起头痛的原因如下:
(1)机械性压迫:鼻中隔偏曲的凸面压迫鼻甲黏膜,引起反射性头面部疼痛。距状突和嵴突紧压鼻甲黏膜,尤为头面部慢性疼痛的潜在原因。
(2)气流刺激:在正常情况下,气流由前鼻孔,通过总鼻道,大部分沿中、下鼻甲内侧进入后鼻孔,仅有小部分进入中、上鼻道。当鼻中隔偏曲时,气流可有大部分窜入上、中鼻道,形成涡流,冷空气过度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头痛。
(3)鼻窦口阻塞性头痛:鼻中隔高位偏曲,使一侧中、上鼻道狭窄,阻塞鼻窦通气和引流,常易诱发鼻窦感染,窦口黏膜肿胀,致发剧烈头痛。如诱发急性额窦炎,头痛常为周期性。
4.头晕常伴随头痛出现,有时为头痛掩盖而不显著,亦可单独发生。属神经反射性。在受冷或感冒时,症状明显。
5.嗅觉障碍鼻中隔高位偏曲,阻塞嗅沟,使空气中嗅素不能到达嗅区,产生呼吸性嗅觉减退。如嗅区长期闭塞,同时并发鼻窦感染,嗅神经末梢长期受炎性刺激,亦可发生退行性病变,致有神经性嗅觉缺失或嗅觉减退。
6.鼻出血鼻中隔前端凸面,或嵴突表面黏膜菲薄,直接受空气及尘埃刺激,日久黏膜干燥结痂,甚易出血,仅轻拭鼻部,或低头用力,即可反复鼻出血。亦有谓鼻中隔凹面近鼻底部,常为出血之处。
7.耳鸣和重听鼻中隔后端偏曲或鼻中隔黏膜肥厚,尤其并发感染。后鼻孔流涕患者,常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和重听。
8.咽痛患者因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由后鼻孔流下分泌物的刺激,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致有咽喉痛或异物感。
9.可引起全身性病变尤其在儿童发育时期影响最大,长期鼻塞,使用口腔呼吸的儿童,经常是营养不良、身体软弱、易于疲劳、发育极差,甚至影响肺部扩张,形成鸡胸。
折叠编辑本段用药治疗1.手术适应证
(1)鼻中隔偏曲引起持续性鼻塞者。
(2)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通气及引流者。
(3)鼻中隔嵴突或距状突压迫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4)鼻中隔偏曲引起反复鼻出血者。
(5)鼻中隔偏曲伴一侧鼻腔有萎缩者。
(6)鼻中隔偏曲影响咽鼓管功能,发生耳聋、耳鸣者。
(7)鼻中隔偏曲伴有歪鼻者。
2.手术禁忌证
(1)急性炎症期。
(2)伴全身性疾病。
(3)年龄在18岁以下,鼻部发育未全者。
3.手术治疗的原则年Lopatin提出鼻中隔矫正术中的生物力学原则:鼻中隔软骨处于一种平衡的力的状态下,这些力会在做切口的软骨侧或在软骨膜剥离侧释放出来,从软骨直的一面剥离软骨膜会使软骨弯向未剥离的一侧,从鼻中隔偏曲的凹面做切口和剥离软骨膜可拉直软骨,从鼻中隔偏曲的凸面做切口和剥离软骨膜可增加原有的弯曲度,术后发生弯曲的程度与软骨的厚度成反比。因此,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应充分考虑鼻中隔的力学原则,根据其偏曲的程度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1)鼻中隔后段偏曲:即鼻中隔骨性偏曲。多采用经典的Killian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2)鼻中隔前段、高位偏曲:主要是鼻中隔软骨部偏曲。适用于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即鼻中隔整形术或鼻中隔成形术。此手术可以克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切除鼻中隔软骨及骨过多而造成的鼻小柱收缩、鼻尖塌陷及鼻中隔黏膜松弛,呼吸时鼻中隔随气流而飘动,病人仍有鼻塞感等缺点。
(3)鼻中隔软骨段偏斜,合并有软骨段歪鼻或鼻中隔软骨前下缘脱位者:其特征是鼻中隔软骨本身尚平直,但偏离中线,并与鼻中隔后段相交成钝角,故影响鼻呼吸功能及鼻梁外形,可通过转门法(swing-doormethod)手术同时矫正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软骨脱位及歪鼻。
(4)鼻中隔偏曲合并骨性歪鼻:毋哲生采取鼻内切口鼻中隔-鼻成形术,其方法为常规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将鼻中隔与鼻梁完全断离,如鼻中隔无明显畸形,则单纯将鼻中隔与鼻梁断离。
(5)儿童的鼻中隔手术:一个世纪以来,一直认为鼻中隔在鼻及面部骨骼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医师认为未成年儿童行鼻中隔手术会影响鼻及面部发育。Hayton()观察31例采用经典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6~14岁儿童,其中有10人发生鼻部变宽鼻尖塌陷,从此建立16岁以下儿童勿施行鼻中隔手术的观念。近年,一些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对此观点产生了质疑,Bernstein()用不满周岁的小狗做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保留两侧的黏软骨膜完整,部分动物将切下的软骨做移植瓣植入两侧黏软骨膜中,经观察没有对任何一只狗鼻部及面部的骨骼发育发生影响,认为软骨膜在鼻中隔的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如采用保守的鼻中隔成形术,并不影响鼻及面部的发育。目前认为,儿童如因鼻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鼻骨骨折鼻中隔脱位偏曲时,应及时将鼻骨复位,鼻中隔偏曲可采用鼻中隔成形术,以避免以后骨折畸形愈合,瘢痕粘连造成手术困难。新生儿鼻中隔脱位的发生率为1.9%~4%,应尽早手法复位,最好不要超过出生后3周。
(6)鼻中隔的二次手术:鼻中隔第一次手术时因种种原因手术矫正不足、症状未消除,应做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最好在第一次手术后1~2周内施行,此时鼻中隔腔粘连不牢固,可自原切口进入,分离两侧的黏软骨膜再进行矫正。如在1~2个月以后,中隔腔已粘连牢固,分离困难,易造成穿孔。
(7)其他:对于鼻中隔软骨部锐利的骨棘,由于其比较薄而锐利,通常采用铲除法。对于鼻中隔嵴则采取切除法。若遇到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且伴有鼻尖塌陷者,则可采用Joriumi()介绍的鼻中隔次全重建术。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