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你会正确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吗
1.厌氧菌概述
1.1厌氧菌概念:厌氧菌(anaerobicbacteria)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粘膜表面,是人体内主要的正常菌群,类杆菌属在口腔、肠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最多;梭形杆菌主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口腔;消化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肠道、口腔、阴道和皮肤。
1.2厌氧菌感染(anaerobicinfection):它们属于条件致病菌,大多数对人体无害,但在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等情况下会诱发感染,如腹腔内感染、牙周炎、皮肤感染及血流感染等。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
2.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2.1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和脏器,但以胸腔、腹腔和盆腔感染为多见,占这些部位感染的70%~90%以上,且1/3~2/3为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的症状及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肠穿孔、胆囊积脓、低热、毒血症、肺部感染、腹膜炎、腹痛、腹泻。
2.2感染疾病:厌氧菌感染一般会引起脑脓肿、脑膜炎、硬膜下积脓、硬膜外积脓、脊柱硬膜上脓肿、室管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2.3感染特点:
2.3.1内源性除破伤风和气性坏疽为外源性感染外,其余绝大多数厌氧菌感染均为内源性感染。
2.3.2多菌性厌氧菌常与其他细菌同时存在,感染常为多菌性,不仅细菌协同现象值得注意,而且厌氧菌中最多见的脆弱类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它能显著降低病灶中青霉素的浓度并将其灭活,采用抗生素治疗时必须加以考虑。
2.3.3脓液腐臭和产气性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具有特殊的腐臭味,凡是伤口的脓液腐臭或组织中有气体存在,均应首先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
2.3.4缓发性厌氧菌的生长通常比较缓慢,因此出现临床症状有时较晚,倘使革兰氏涂片证明有菌而需氧菌培养阴性时,就应高度怀疑为厌氧菌感染。
3.如何合理使用抗厌氧菌药物
3.1 常见抗厌氧菌药物的特点
药物类别
代表药物
抗菌作用
药动学
应用与评价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
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
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奥硝唑致畸作用相对较低;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高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
对拟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消化球菌属等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
在体内各组织分布良好,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
对于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通过延长输注时间来提高疗效[1]
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包括产β-内酰胺酶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厌氧菌,如拟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梭杆菌属及放线菌属等
在体内各组织分布广泛,除
头孢哌酮外,主要经肾脏排泄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对包括脆弱拟杆菌在内的厌氧菌的作用较左氧、环丙大大增强
莫西沙星代谢特点为肝肾双通道排泄
禁用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及18岁以下的患者
头霉素类及氧头孢烯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拉氧头孢
对厌氧菌有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适用于需氧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以原型从肾脏排泄
注意拉氧头孢的出血倾向
林可酰胺类
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
G+菌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但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骨组织中浓度高,肝内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
克林霉素磷酸酯静滴时需稀释为≤6mg·mL-1,时间>30min,并注意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2]
甘氨酰环素类[3]
替加环素
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
高组织/血浆比,在机体多组织广泛分布
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不良反应
糖肽类
万古霉素
对G+厌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等通常对其高度敏感
口服几乎不吸收,在粪便中浓度高
经口服或鼻饲灌肠给药,能调整肠道球杆菌比例,治疗艰难梭菌感染[4]
3.2几种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强度比较
3.3抗厌氧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厌氧菌感染部位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
口腔
厌氧球菌、真杆菌属、产黑色素类杆菌属
青霉素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呼吸系统
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脆弱类杆菌属(多数为混合感染)
克林霉素
甲硝唑、氯霉素
腹腔内
脆弱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厌氧球菌
甲硝唑、克林霉素
氯霉素(必要时选用亚胺培南)
妇产科
厌氧球菌、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
青霉素
甲硝唑、克林霉素(必要时选用头孢西丁)
中枢神经系统
脆弱类杆菌、梭形杆菌、消化链球菌(部分为混合感染)
氯霉素(甲硝唑)+青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拉氧头孢(必要时美罗培南,剂量宜大)
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菌
甲硝唑
万古霉素(口服)
骨与关节
荚膜菌属为主
克林霉素
氯霉素(剂量宜大)
皮肤软组织
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厌氧球菌
青霉素
克林霉素
参考文献:
[1]JomyGeorge,TrentTowne,KeithRodvold.ProlongedInfusionsofβ-LactamAntibiotics:ImplicationforAntimicrobialStewardship[J].Pharmcotherapy,,32(8):-.
[2]王燕,孙成栋,白爱华.克林霉素导致瘫痪麻木2例[J]].医院药学杂志,,35(14):-.
[3] 顾觉奋,黄文睿,刘亚光.厌氧菌及抗厌氧菌抗菌药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5(3):-.
[4] 徐少华,黄海辉,李光辉,等.成人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年更新[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1(6):-.
来源来源
来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陈晓霞药师
补充阅读
什么是厌氧菌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通常认为这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分类根据对O?的耐受程度,可将厌氧菌分为三大类:
(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月形单胞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2)中度厌氧菌:代表菌种为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临床分离常见的厌氧菌。它们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分离出来。
(3)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厌氧菌感染普遍存在
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在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导致局部组织的氧浓度降低,才发生厌氧菌感染。
抗厌氧菌类药物主要为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因为便宜,副作用小,不易产生细菌
耐药,所以应用广泛,其中甲硝唑使用最多,但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厌氧菌感染,要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有时候即使使用再高级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反而导致菌群失调,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厌氧菌的治疗。
多为混合感染由于甲硝唑被还原的中间产物对氧十分敏感,所以在有氧环境下容易失活,故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但厌氧菌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即厌氧菌和需氧菌掺杂,两种细菌互相促进生长,因此在治疗厌氧菌感染时,须采用分别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一般与头孢类药物合用,提高疗效。
由于厌氧菌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所以常在获得实验结果以前,医生已作出抗厌氧菌治疗的决定。因为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口腔、腹腔、肠道及盆腔等,所以当这些部位发生感染性疾病时,治疗上一般会使用抗厌氧菌类药物。此外,当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时,提示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牙周炎致病菌“口腔部位腔隙较多,利于细菌生长。”首都医科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说,研究显示,成年人牙周炎时,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所占的比例,约为75%。
在口腔科炎症的治疗中,抗厌氧菌类药物应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以下方面:慢性成人牙周炎,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一周后停药,药效可以维持1―2周;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或由厌氧菌造成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颌面部的间隙厌氧菌感染、上颌窦炎等,需要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静脉点滴3―5天。
回肠、结肠细菌高胃肠道组织,几乎处在半封闭状态,氧气供应不好,所以厌氧菌容易生长。首都医科医院普外科张忠涛主任说,肠蠕动使绝大多数细菌被送入下段肠道,因此,末端回肠及结肠细菌含量高,且99.9%为厌氧菌。
做直肠、结肠手术时,容易发生肠管破裂,或者需要手术切断,所以其内的厌氧菌可以进入腹腔。为了防止感染,此类手术前一般口服一天甲硝唑类药物预防感染,手术后还要继续静点三天。
对于已被污染的手术操作,例如各种肠管破裂的急诊手术,肠管内的厌氧菌感染腹腔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手术中,可以将甲硝唑液体倒入腹腔,进行浸泡和冲洗。
易感染盆腔“甲硝唑最早用于妇科阴道毛滴虫的治疗,所以又叫灭滴灵,后来发现,这个药还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作用。”首都医科医院陈素文副主任医师说,因为盆腔组织临近直肠、肛门,容易感染到厌氧菌;盆腔解剖位置比较深,环境相对封闭、无氧,厌氧菌容易繁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几乎大多数女性生殖道感染均不除外厌氧菌感染,所以抗厌氧菌类药物在妇科抗感染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盆腔感染和阴道炎。
阴道炎治疗时,一般采用口服配合局部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盆腔炎多与其他类抗生素联合静点,7―10天为一个疗程。
甲硝唑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怀孕前三个月和哺乳期最好不用,但阴道用栓剂相对安全。
段主任最后说,抗厌氧菌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还可能会有锥体外系反应,如头痛、头晕等;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相对比较安全。
其他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泰能等,也有抗厌氧菌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抗菌谱比较广,容易导致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所以不专门用作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来源:百度百科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有偿征稿啦,详情白癜风哪个医院好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