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鼻炎一个让你停不下来的病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即变应性鼻炎,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其他相关细胞参与完成的发生在鼻黏膜的免疫炎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痒、流清涕、阵发性喷嚏及鼻塞,同时可伴有眼痒、皮疹等症状,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接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全社会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近年来,AR在全球的发病率呈现连年增长趋势,全球AR患者保守预计约5亿以上,占世界人口的10%~20%。临床工作中,过敏性鼻炎常常按变应原情况被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
从发生率和普及率看,变应性鼻炎影响大约1O%左右的人口,保守估计全球约有5亿AR患者。国内对于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尚缺乏全国性、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观察数据,部分中心城市的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其患病率大约在5~10%,估计全国的患病人数超过万。年吴军等在珠海市小学生中抽样余人进行的调查显示,珠海市7~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5.30%,其中常年性占43.50%,季节性占56.50%;合并哮喘者占32.70%,合并药物、食物过敏病史者分别占13.70%、6.90%,而有家族病史者占30.10%
调查对象均来源于普通广东居民,均在广东工作、生活10年以上。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份,有效率92.31%。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6~60岁,平均25.64-6.8岁,病程1~个月,平均30.54-10.83个月;健康人群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6~60岁,平均28.7+5.4岁。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韩德民等人进行的遗传学调查显示单亲有AR史,子女发病的几率为30%,父母均有AR,子女发病的几率达50%。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的遗传模式属于多基因遗传。
AR是一种发病率高但仍未被充分重视的鼻黏膜炎性疾病,是耳鼻喉门诊常见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报道,AR至少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5亿人口,与哮喘逐渐稳定或减少的发病率比,AR发病率增加的国家远远超过其减少或稳定的国家,严重影响着人群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在一项针对睡眠、工作、社会表现及关系的问卷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哮喘一样严重。
多发群体:
低龄、年老体弱者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变应原①花粉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②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③屋尘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μ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④动物皮屑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⑤室内尘土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
(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临床表现
1.症状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多数人还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2.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鉴别诊断
1.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常较重,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和嗅觉减退。
2.过敏性鼻炎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多突发性出现。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痒、喷嚏频发等症。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异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4.流感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颤、头痛、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
5.急性传染病
一些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早期可出现急性鼻炎症状。这些疾病除有急性鼻炎表现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现,且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对病程的严密观察可鉴别之。
6.鼻白喉
儿童患者要注意鉴别本病。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
并发症
1.急性鼻窦炎
鼻腔炎症经鼻窦开口向鼻窦内蔓延,引起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及筛窦炎多见。
2.急性中耳炎
感染经咽鼓管向中耳扩散所致。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感染经鼻咽部向下扩散引起。小儿、老人及抵抗力低下者还可并发肺炎。
4.鼻前庭炎
感染向前直接蔓延。
5.其他感染
经鼻泪管扩散,尚可引起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泪囊炎等。
治疗
1.病因治疗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3)鼻内用减充血剂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4)其他治疗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过敏性鼻炎对于病人本身也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响。根据百度百科的叙述,每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持续在9个月以上的话则为常年过敏性鼻炎。此类鼻炎多位室内过敏原如尘螨或其粪便所致。常年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都会有症状。这些症状包括鼻痒、鼻塞、头痛、嗅觉变差、流鼻涕和其他伴发的症状如有时会伴有流泪现象或同时、先后产生哮喘发作,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例如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等等,在这些疗法中我们挑选了针灸治疗来说一下过敏性鼻炎对于病人在经济方面的危害。在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的一份线上咨询中的叙述,一位25岁的患过敏性鼻炎已经七八年的,现在北京市打工的妇女医院副主任医师陈陆泉的针灸治疗的需要的费用。陈医师说:“每次针灸治疗费用元左右,挂号费42元另计;针灸治疗一开始现不必吃药,如果恢复缓慢,可以配合中药,现场当天挂号如果来的早也可以挂上。其实我们科室医生大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为您减轻病痛。”
过敏性鼻炎的并发症有许多种,鼻窦炎是其中之一。根据江苏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顾韵医生与一位鼻窦炎患者的线上咨询对话,我医院的鼻窦炎手术是一个中等的比较安全的手术,治疗的费用大概在1——2万元左右且需要住院7——10天。术后会病情会得到好转。
参考文献:FOKKENSW,LUNDV,MULLOLJ.Europeanpositionpaperonrhinosinusitisandnasalpolyps[J].,(20):1-.
MELTZER,E.O.,HAMILOS,D.L..Rhinosinusitisdiagnosisandmanagementfortheclinician:Asynopsisofrecentconsensusguidelines[J].MayoClinicProceedings,,5(5):-.
MELTZEREO,HAMILOSDL,HADLEYJA.Rhinosinusitis:establishingdefinitionsforclinicalresearchandpatientcare[J].,(6Suppl):-.
FOKKENSW,LUNDV,BACHERTC.EAACIpositionpaperonrhinosinusitisandnasalpolypsexecutivesummary[J].,60(05):-.
FOKKENSW,LUNDV,MULLOLJ.EP3OS:Europeanpositionpaperonrhinosinusitisandnasalpolyps.Asummaryforotorhinolaryngologists[J].,45(02):97-.
DESROSIERSM,EVANSGA,KEITHPK.Canadia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acuteandchronicrhinosinusitis[J].,40(Suppl2):S99-.
FOKKENSW,LUNDV,BACHERTC.Europeanpositionpaperonrhinosinusitisandnasalpolyps[J].,(18):1-87.
HOLGATES,BISGAARDH,BJERMERL,etal.TheBrusselsDeclaration:theneedforchangeinasthmamanagement.[J].The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6(6):-.
韩德民,张罗,黄丹,等.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42(5):-.
韩德民_加强变应性鼻炎研究促进临床规范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41(7):..
韩德民,张罗,王树鹏,等.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34(5):-.
ywdlzl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