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是不是得鼻炎了
秋
天来了,气温骤降,婉婉这段时间老是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后发热、恶寒症状已消失,过了三个月,但是鼻塞、流涕等症状仍反复发作,朋友说:“诶,你该不会是得鼻炎了吧?”于是婉婉就医后,果然诊断为鼻炎,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那么你们如何自我识别鼻炎呢?看完本篇文章,你就知道啦!
Ⅰ.
以下症状你有吗?
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下降、头痛、头昏。或者伴有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Ⅱ.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鼻黏膜易感性,遗传因素。
Ⅲ.
那你属于哪种鼻炎呢?
急性鼻炎:这是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俗称“感冒”或“伤风”。早期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一般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且医师检查发现鼻腔黏膜充血红肿,和过敏性鼻炎表现的苍白水肿明显不同。
慢性鼻炎:由于鼻腔黏膜的物理化学刺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一般不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早期表现为间歇性的鼻塞称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晚期表现为持续鼻塞,称为慢性肥厚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每天数次,每次3个)、清水样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Ⅵ.
与感冒鉴别:
首先急性鼻炎就是感冒,那么我们重点要鉴别的就是慢性/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区别:
三者均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下降、头痛、头昏。
但感冒通常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且7天左右自愈.
而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则很少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且反复发作。
通常情况下,如果感冒半个月后,仍持续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那么就不单纯是感冒这么简单啦!赶紧引起重视吧!
Ⅵ.
鼻炎危害不可小觑!
急性鼻窦炎
鼻腔炎症经鼻窦开口向鼻窦内蔓延,引起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及筛窦炎多见。
急性中耳炎
感染经咽鼓管向中耳扩散所致。
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感染经鼻咽部向下扩散引起。小儿、老人及抵抗力低下者还可并发肺炎。
鼻前庭炎
感染向前直接蔓延。
其他感染
经鼻泪管扩散,尚可引起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泪囊炎等。
Ⅴ.
治疗鼻炎,我有小妙招!
淡盐水冲洗鼻腔,早晚各一次,坚持一个月以上。
点按迎香穴:食指点按同侧迎香穴至出现酸胀感,持续用力30秒并重复3次。
艾熨灸(灸风池穴、风府、大椎、肩井、肺俞、气海、关元等)
Ⅵ.
预防好,鼻炎跟你说拜拜!
预防鼻炎的方法总结起来共有三点:首先要避免感冒,鼻炎通常是由感冒引起的。天冷加衣,多饮热水,天热不要太贪凉;第二注意个人及鼻腔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饮食清淡,少烟酒;第三多参加体育活动,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