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通知医院ldquo
年3月3日,全国第22次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中国听力语言残疾人居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加强耳病防治,关键在于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
医院将在年3月3日(本周三)开展爱耳日义诊活动,加强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
爱耳日义诊
义诊内容:基础听力筛查
义诊时间:年3月3日09:30—11:30
义诊地点:医院车行大门处
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和小礼品哦
请各位记清时间
互相转告哦~
年世界爱耳日主题,“筛查·沟通·康复”为其重要的3个元素。这三个方面与听力损失密不可分,只有做好“筛查”,贯彻“康复”,才能达到顺畅“沟通”。
“筛查”主要是指新生儿听力筛查。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广泛开展,聋儿检出率不断,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杜绝“十聋九哑”的传统现象。对聋儿来说,第一时间诊断,并及时进行准确科学的听力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听力损失对于生活、学习、就业及社交的影响。对其成年后融入社会有重要作用。“筛查”不仅仅是新生儿,对于儿童入学检查,青年入职检查及健康体检,老年人定期健康检查等,可以及时发现听力损失,针对性进行干预,从而减少听力损失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许多听力下降及耳科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发现听力损失,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明确病因,积极干预,减少听力损失带给我们及家人的影响。
“沟通”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提倡良好的、有效的沟通。而顺畅沟通的前提就是拥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听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爱社交、爱沟通也是帮助听障朋友“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康复”是帮助听力损失患者回归正常社交的重要手段。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置入是失聪患者重获新声的有效手段。我国对儿童康复比较重视,而对于成人及老人的听力康复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有许多的专业听力康复师正在投入在这项工作中,帮助听障人士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护耳小常识——疫情期间怎样保护耳朵
1.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疫区期间,很多人可能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作息,熬夜越来越多,很多人发现自己耳鸣了。目前为止,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明确的是,缺少睡眠,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调整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熬夜,睡眠剥夺后,会影响内耳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听力下降。
2.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
现在电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噪音又给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在使用电梯时,经理把噪音降低,用过之后关掉开关。平时我们接打电话,看电视等音量适中,避免影响家人。
3.合理使用耳机
耳机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长期佩戴耳机,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居家情况下,听音乐,上网课等都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就会出现耳鸣耳痛、耳闷堵不适症状,甚至出现听力下降。所以,建议持续戴耳机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避免耳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如果长期佩戴耳机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症状,建议不戴耳机。
4.不掏耳朵
正常人的耵聍,对我们来说有保护外耳道作用。如果不恰当掏耳屎,可以损伤耳道皮肤,导致耳道炎症。
5.耳科临床常见症状
如果出现耳流水、耳痒、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闷堵不适等症状,医院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科室介绍
我院五官科下设眼科和耳鼻喉科等二级学科,眼科常规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逆行泪道置管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部分外眼手术;耳鼻喉科常规开展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下前组鼻窦开放术、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摘除术、全麻支撑喉镜下喉部良性肿物切除术及扁桃体切除术。
联系方式:-
信息来源:医院
编辑:黄丹丹
审核:唐平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