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体有炎症距离癌症有多远小心这几种
肠炎、肝炎、胃炎、胰腺炎……炎症性疾病生活中并不少见。
你一定好奇,炎症距离癌症到底有多远?
炎症,有时是癌症的帮凶①
医学上,癌症,是指恶性的肿瘤;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过,近年研究表明:
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4/5的癌症患者找不到慢性炎症背景,然而,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
简单的总结下,就是炎症有时候会是癌症的帮凶,是可能引起癌症因素之一;而有时,炎症是癌症的伴随现象。
1.肠炎→肠癌?不一定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就吃点消炎药,结果治标却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2.肝炎→肝癌?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3.胃炎→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4.宫颈炎→宫颈癌?并不是所有宫颈炎都会癌变,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如果不治疗,8-10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而对于淋球菌、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是不会发展成宫颈癌的。
不过,这也提醒女性朋友们,平时要注意卫生问题,用洁净的内裤、卫生巾等;性生活要注意自我保护,最好使用避孕套。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有多次流产或分娩史、有性传播疾病等人群更容易感染HPV病毒,最好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5.胰腺炎→胰腺癌?80%的胰腺癌患者都有胰腺炎的病史。一般来说,急性胰腺炎如果反复出现,不好好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增加了胰腺癌变的风险。
合理饮食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酗酒和暴饮暴食是引起胰腺炎症的“凶手”,平时要尽量避免。
6.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毫无疑问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不过距离癌变还很远很远。虽然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可能转变成癌症,但也有研究数据表明,未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因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必有担心癌变的心理包袱。
男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水,不憋尿,注意意保暖防止受寒,尽量避免久坐等行为。
7.乳腺炎→乳腺癌?并不是所有乳房疾病都能和乳腺癌扯上关系,一般来说,非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没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乳腺囊肿、乳腺炎、乳头排液等。虽然乳腺炎常见于女性生育后的哺乳期,由于女性哺乳时的不正确处理所致。但非哺乳期也会出现乳腺炎,最好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伤害乳房,也许会增加癌变几率。
建议女性要勤换内衣,不要攒在一起洗,最好少使用洗衣机清洗内衣。
8.鼻炎、鼻窦炎→鼻癌?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任何研究表明鼻炎会导致鼻癌。
不过,也不排除急性鼻炎引发急性鼻窦炎症,甚至反反复复转化为慢性鼻窦炎症。而据研究,大部分的上颌窦癌患者均伴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并且鼻窦炎的鼻窦发病率与鼻窦癌的发病率成正比。
9.咽炎→咽喉癌?有些慢性咽炎患者担心反复发作咽炎会引发癌症。其实不必担心,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几乎是“平行”的两条线,难以交叉。但这也不能成为不重视咽炎的借口。
不过,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比如鼻咽、口咽等下咽癌,这点要小心。
相关阅读
癌症预防的十条建议这10条推荐基于循证医学,值得信任。
一起看看哪些我们能做到。
1.不能胖
保持健康体重是降低患癌风险的最重要因素,尽量保持在体重指数的区间低值。保持体重显然可以带来很多益处,比如好看啊、同时也显著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肥胖,特别是腰部过多的脂肪(此处要有肌肉)像是个”激素泵“,不断释放雌激素进入血液,同时身体中其他激素的水平也相应增加,这些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与结肠癌具有直接相关性,与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绝经后妇女)也有密切相关性。
所以,不能胖!
2.动起来
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保持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这有助于减少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
规律运动也能增强免疫,当然也能让你看起来更有精神,对工作对生活对身体都有好处。
具体来说,每天30分钟的较强运动(比如快跑,让你出汗并感到有点喘不上气来)或者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
运动,有总比没有好,所以不要找借口。
运动,会让你更棒!
3.太甜的不要
甜的食物往往伴随高热量,高热量常常给我们满足感,但请尽量减少或者避免。
长期的高糖高热量慢慢会化为一大块肉肉贴在你的腰上,显然增加了患癌风险。
具体来说,平时生活或许可以多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