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心意特辑假期血槽要空有梅奥诊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口腔科Dr.Vidal演讲)
正文:
Dr.Vidal:
我的名字是RicardoVidal,我是梅奥医学中心的一名牙周医生,今天与大家分享种植体周围炎防治的临床理念。
想象一下你可以给患者提供一个万无一失零种植失败的临床方案。
上个月有位女士来到我的门诊咨询方案,她口内的情况:上颌无牙(牙合),双侧上颌窦外提升及牙槽嵴增高术后,有临时的全口义齿。3年中这些种植体没有负载,呈现这样的状态。
其中有三枚种植体有超过50%的骨吸收,牙周袋探诊非常深。我跟她说我可以体会到你的失望甚至绝望,这位女士也说的确这三年她都是这样的状态,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今天我的目标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临床治疗理念,可能会改变大家的一些临床观点,特别是在种植方面。首先带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梅奥:这是梅奥兄弟中的大哥,他在一百多年前说道“没有一个人是强大到可以不需要别人帮助的”。他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种植体植入可以由口腔外科医生、修复医生、牙周医生或者全科医生来做,但接下来要有牙科技师的配合,如果没有非常好的技师配合,也无法完成好的病例。同时我们也要与病人合理沟通,知道他真实的想要的结果。
梅奥医学中心是一个拥有不同专科的医疗综合体。他的医生以及科研人员有大约超过名,治疗超过1亿3千多万患者。梅奥口腔科一共有8名专业医生,如果没有这些同伴的帮助,我也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工作的。梅奥的工作理念是非常简单的,团队合作以及分享。
图中是各种牙齿,我们现在要处理的问题是种植体非常重要的问题。
种植学不断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其中就涉及到这些潜在的风险。这是美国植入种植体的情况:每年大约有50万的植体植入患者口中,也就是美国多万的民众在口中是有植体的。那么在年预计会有一千两百万的种植体会出现种植体周围的疾病。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患种植体周围炎疾病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如果你想有一个成功的诊所,就要学会如何来处理这些并发症。
当我们讨论种植体周围疾病时,我们需要想到种植体周围会发生什么。可能会发生图中出现的情况。可能是种植体位置偏唇侧影响美学,或者种植体周围出现环形吸收。
或者来看一下这个种植体,这个种植体4个月之后出现非常严重的骨吸收,甚至到了根尖的1/3处。那么我们问自己:该怎么做呢?
来看这个临床图片,大家能看出那一颗是植体么?
可能有些人已经猜到了,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的骨结合还是可以的。
但CBCT检查可以看到种植体唇侧骨壁是缺损的。
或者在这个例子中,种植体看起来不错,但是从CT上看轴向位置有问题,唇侧骨壁是缺失的。
另外一个病例,可以看到种植体颈缘1-2mm的透射影,结合临床可以看到严重的骨吸收。
这个病人有种植体周围炎,但是临床上很难发现。他的炎症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通过10mm的近中探诊深度发现这个植体存在问题。
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种植体的表现和天然牙是不一样的。
同时种植体的问题可能比天然牙更严重,接下来与大家分享PPT上四个内容。
首选分享这个系统性综述:天然牙的留存高于种植体的留存。意思是说即使是经过治疗的天然牙,其留存率还是高于种植体。
接下来是对种植体分类和发展的介绍:种植体周围炎从黏膜炎开始发展,逐渐进展到骨,发展到种植体周围炎。可以类比天然牙周围的牙周炎,他们有很多解剖和生物学上的相似性。
探诊对于诊断十分重要。黏膜炎会有探诊出血,如果在探诊时出现溢脓,那么就意味着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同时可以从x线的骨吸收来验证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
我们来看这个病例:这个病人有牙周感染,红线代表骨水平,x线是治疗前后的对照,可以看到感染症状控制了,但是骨吸收是不可逆的。因此前后骨水平相同。
那么种植体感染的流行率高么?常见还是少见?
在病人没有很好维护的前提下,黏膜炎约为50%患病率;如果患者得到很好维护,那么患病率降低到20%。体现出后期治疗维护的重要性。
下面是一个种植体周围炎的系统性综述。Mombelli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提到,在5-10年的种植体使用中,大约有8%-10%的种植体会发生种植体周围炎。这意味着不管你的技术如何,最终都会有大约20%的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人告诉你我的诊所不会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可能这个医生不知道如何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所以他忽略了这些问题。另一种情况就是他对这些情况进行的掩饰,没有做真实的报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失访。
因为不是所有骨吸收都代表着有种植体周围炎,因此我们来看下鉴别诊断。比如说在负载基台戴冠的前12个月可能会有一个生理性的骨吸收重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