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口腔颌面外科学

下颌骨骨折骨折段移位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咀嚼肌的牵拉作用

B、骨折部位

C、骨折线走行方向

D、骨折段是否有牙

E、外力大小与方向

2、髁状突颈部骨折后髁状突常被拉向前内方是由于患侧

A、颞肌的作用

B、咬肌的作用

C、翼内肌的作用

D、翼外肌的作用

E、关节韧带的作用

3、颌面骨中容易发生骨折的为

A、颧骨

B、颧弓

C、腭骨

D、下颌骨

E、上颌骨

4、下颌骨骨折好发的部位中不包括

A、正中联合部骨折

B、髁突骨折

C、下颌角部骨折

D、颏孔区骨折

E、喙突骨折

5、颌面部创口初期缝合最宽时间为

A、6h

B、12h

C、24h

D、48h

E、大于48h的创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清创后仍可作初期缝合

6、颌面外伤清创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尽量保留软组织

B、除确已坏死的组织外,一般仅将创缘略加修整即可

C、唇、鼻、眼睑等重要部位的撕裂伤,组织大部分游离,即使没有感染也应去除

D、应注意探查有无面神经损伤

E、应注意探查有无骨折发生

7、细菌进入创口几小时内尚未大量繁殖而易于清除

A、6~12小时内

B、14小时内

C、20小时内

D、24小时内

E、32小时内

8、环甲膜切开手术在作为紧急抢救措施时,插管不易超过

A、6h

B、12h

C、18h

D、24h

E、48h

9、口腔颌面部外伤后组织容易肿胀的原因是

A、颌面部损伤一般比较严重

B、口腔颌面部腔窦比较多

C、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易形成血肿

D、颌面部咀嚼运动比较多

E、颌面部腺体比较多

10、以下不是口腔颌面部腔窦的是

A、口腔

B、鼻腔

C、鼻窦

D、眼眶

E、颅腔

11、上颌骨或面中1/3部损伤容易并发除外的是

A、脑震荡

B、脑挫伤

C、颅内血肿

D、颅底骨折

E、窒息

12、治疗颌骨骨折的重要标准是

A、移位的牙齿恢复正常

B、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C、血肿消失

D、骨折线愈合

E、以上均正确

13、下列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偶尔发生窒息

B、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C、易发生感染

D、易并发颅脑损伤

E、有时伴有颈部伤

14、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占有的比例是

A、10%

B、20%

C、30%

D、50%

E、80%

15、口腔颌面部损伤防治感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无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细菌继续侵入

B、预防破伤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伤后应及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D、动物咬伤应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E、以上均正确

16、对于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脱水治疗时常选用

A、10%甘露醇

B、20%甘露醇

C、15%山梨醇

D、25%葡萄糖

E、30%葡萄糖

17、脑挫裂伤意识障碍取决于

A、损伤的部位

B、损伤的程度

C、损伤的时间

D、周围的环境

E、损伤的原因

18、脑震荡的清醒后的表现不包括

A、头痛

B、头晕

C、乏力

D、胸闷

E、恶心

19、口腔颌面部损伤伴发的颅脑损伤不包括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上颌窦穿孔

D、颅骨骨折

E、脑脊液漏

20、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急救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防止窒息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B、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颌面部伤口可做简单包扎处理

C、病员如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应及时作鼻腔或耳道填塞

D、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

E、无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

21、防止感染最重要的手段为

A、注射疫苗

B、手术治疗

C、药物治疗

D、尽早清创

E、以上都是

22、运送昏迷患者可采用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D、头侧向一侧

E、以上体位均可

23、准备送颌面部医院,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俯卧位

B、额部垫高

C、口鼻悬空有利于唾液外流

D、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口咽部

E、采用仰卧位

24、在进行颌面部包扎时颏部包扎过紧会引起

A、组织移位

B、血液循环不良

C、呼吸不畅

D、血流不止

E、以上都不是

25、以下不会影响骨折愈合的是

A、患者的年龄

B、损伤程度

C、是否及时准确复位

D、患者的性别

E、是否合并感染

26、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愈合所需时间

A、4~6周

B、5~7周

C、6~8周

D、7~9周

E、3个月

27、不断有钙盐沉积,并逐渐钙化为坚实的骨组织是在

A、血肿形成

B、血肿机化

C、骨痂形成

D、骨痂改建

E、骨折线愈合

28、骨折后的24~72小时内可出现的是

A、血管扩张

B、血浆渗出

C、炎细胞浸润

D、出现中性粒细胞

E、以上均是

29、血肿形成通常在伤后

A、1~4小时

B、2~6小时

C、3~7小时

D、4~8小时

E、5~9小时

30、传统的骨折愈合(二期骨愈合)方式大致可经历

A、血肿机化→血肿形成→骨痂改建→骨痂形成

B、血肿形成→血肿机化→骨痂形成→骨痂改建

C、血肿形成→血肿机化→骨痂改建→骨痂形成

D、血肿形成→骨痂形成→血肿机化→骨痂改建

E、血肿机化→血肿形成→骨痂形成→骨痂改建

31、一般骨折多长时间后,X线片可见骨性愈合的征象

A、1~2个月

B、5~6个月

C、7~9个月

D、10~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32、牙槽突骨折可采用

A、颌间牙弓夹板

B、单颌牙弓夹板

C、切开复位

D、颅颌绷带固定

E、坚强内固定

33、牙槽突骨折后用牙弓夹板、金属丝等方法固定后,注意应至少跨过骨折线几个正常牙位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E、6个

34、上前牙牙槽突骨折,应用

A、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复位固定

B、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

C、颌间结扎固定

D、颌间结扎加颅颌绷带复位固定

E、骨间固定加牙弓夹板固定

35、诊断牙槽突骨折最有力的证据是

A、牙龈撕裂

B、牙齿松动

C、牙齿移位,咬合关系紊乱

D、摇动损伤区的牙时,可见临近数牙随之移动

E、局部疼痛,不敢咬合

36、牙折常发生于下述哪个区域

A、下前牙区

B、上前牙区

C、尖牙

D、前磨牙区

E、磨牙区

37、最易并发颅底骨折的颌骨骨折是

A、上颌骨LeFortⅠ型骨折

B、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

C、上颌骨LeFortⅢ型骨折

D、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E、下颌骨正中骨折

38、LeFortⅢ型骨折是指

A、锥形骨折

B、下颌骨骨折

C、上颌骨低位骨折

D、上颌骨中位骨折

E、上颌骨高位骨折

39、LeFortⅡ型骨折是指

A、颧弓上骨折

B、锥形骨折

C、水平骨折

D、纵形骨折

E、矢状骨折

40、X线表现呈“M”或“V”形,是哪一类型骨折的特征性表现

A、上颌骨骨折

B、下颌骨骨折

C、眶底骨折

D、颧弓骨折

E、颅底骨折

41、颧骨、颧弓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

A、塌陷畸形

B、开口受限

C、复视

D、仅轻度移位

E、A+B+C

42、颧弓骨折手术适应证是

A、鼻孔出血

B、咀嚼无力

C、骨折区疼痛

D、张口受限

E、患者要求治疗

43、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常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的情况除外的是

A、组织移位

B、舌后坠

C、血凝块

D、颅内血肿

E、分泌物的堵塞

44、颌面部外伤导致窒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A、三凹体征

B、呼吸急促

C、鼻翼扇动

D、血压下降

E、口唇发绀

45、不属于窒息的前驱症状的是

A、安静

B、口唇发绀

C、鼻翼扇动

D、出汗

E、出现“三凹”体征

46、关于吸入性窒息急救错误的是

A、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B、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

C、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D、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E、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血液

47、阻塞性窒息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

B、采取仰卧位

C、将后坠的舌牵出

D、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

E、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8、口腔、咽及颈部严重出血时,一般压迫颈总动脉不超过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49、指压止血是指

A、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

B、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动脉的远心端

C、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静脉的近心端

D、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静脉的远心端

E、以上均不是

50、静脉血管出血时呈现

A、漫出状,血色暗红

B、漫出状,血色鲜红

C、喷射状,血色暗红

D、喷射状,血色鲜红

E、以上均不是

=====================

答案解析:

1、

A

影响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的因素有: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线方向和倾斜度、骨折段是否有牙以及附着肌肉的牵拉作用等,其中各咀嚼肌的牵拉作用又是主要因素。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牵引而出现不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

2、

D

髁突骨折:多数发生在翼外肌附着下方的髁突颈部。折断的髁突由于受翼外肌牵拉而向前、内移位,但仍可位于关节囊内;但如打击力过大,关节囊撕裂,髁突可从关节窝内脱位而向内、向前、向后或向外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与外力撞击的方向及大小有关。个别情况下,髁突可被击入颅中窝。

3、

D

下颌骨占据面下1/3部及面侧面中1/3的一部分,位置突出,易遭受损伤而导致骨折发生率高。

4、

E

下颌骨骨折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牵引而出现不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常见正中联合部骨折、颏孔区骨折、下颌角部骨折、髁突骨折。

5、

E

缝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力强,在伤后24~48小时之内,均可在清创后行严密缝合;甚至超过48小时,只要创口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后,仍可行严密缝合。对估计有可能发生感染者,可在创口内放置引流物;已发生明显感染的创口不应作初期缝合,可采用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处理。

6、

C

冲洗创口后,行创口周围皮肤消毒、铺巾、进行清创处理。原则上尽可能保留颌面部受伤组织。除确已坏死的组织外,一般仅将创缘略加修整即可。唇、舌、鼻、耳及眼睑等重要部位的撕裂伤,即使大部分游离或完全离体,只要没有感染和坏死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保留,争取缝回原位,仍有可能成活。

7、

A

细菌在进入创口6~12小时内,多停留在损伤组织的表浅部位,尚未大量繁殖,容易清除。

8、

E

如呼吸已停止,可紧急行环甲膜切开术进行抢救,随后改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只能作为紧急抢救患者的临时措施,不能长期代替气管切开。应在48小时内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后,缝合环甲膜切开伤口。

9、

C

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在损伤时的利弊:由于血运丰富,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口底、舌根或下颌下等部位损伤,可因水肿、血肿而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引起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血运丰富,组织抗感染与再生修复能力较强,创口易于愈合;因此,清创术中应尽量保留组织,减少缺损,争取初期缝合。

10、

E

口腔颌面部腔窦多,有口腔、鼻腔、鼻窦及眼眶等。

11、

E

颌面部上接颅脑,上颌骨或面中1/3部损伤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和颅底骨折等,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伤后有昏迷史。颅底骨折时可有脑脊液由鼻孔或外耳道流出。

12、

B

颌面损伤时牙列的移位或咬合关系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体征,而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是治疗颌骨骨折的重要标准。

13、

A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①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在损伤时的利弊;②牙损伤时的利与弊;③易并发颅脑损伤;④有时伴有颈部伤;⑤易发生窒息;⑥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⑦易发生感染;⑧易伴其他解剖结构的损伤;⑨面部畸形。

14、

B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为20%。

15、

E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为20%。防治感染是初期急救中的重要问题。尽早清创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伤后应及早使用广谱抗生素。为了预防破伤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动物咬伤应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16、

B

对于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予脱水治疗,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每次剂量ml,每6~12小时1次;也可用25%山梨醇或50%葡萄糖等。

17、

B

脑挫裂伤是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意识障碍取决于脑损伤的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取决于损伤部位。

18、

D

脑震荡的典型临床特点为:短暂的一过性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常伴有逆行性遗忘,清醒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和呕吐,通常短期内会自行好转。

19、

C

由于口腔颌面部邻近颅脑,颌面伤常伴发颅脑损伤,发生率约为40%。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和脑脊液漏等。

20、

C

如鼻孔或外耳道有脑脊液漏出,表明颅前窝底或颅中窝底有骨折。出血伴有脑脊液漏时,将流出的液体滴在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周围出现一圈被水湿润的环形红晕,表明存在脑脊液漏。处理原则禁止作耳道与鼻腔填塞与冲洗,以减少引起颅内感染的可能。

21、

D

尽早清创是防止感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

22、

A

运送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可采用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有利于唾液外流和防止舌后坠。一般患者可采取侧卧位或头侧向一侧,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口咽部。

23、

E

运送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可采用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有利于唾液外流和防止舌后坠。一般患者可采取侧卧位或头侧向一侧,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口咽部。

24、

B

包扎颌面部时应注意松紧度适当。不要压迫颈部以免影响呼吸,颏部不要过紧以免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不良,引起水疱。

25、

D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中成骨细胞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处理骨折时应注意保护骨膜,不使其再受损伤,以利骨折愈合。骨折愈合还与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是否及时准确复位、牢靠固定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26、

C

在骨内、外骨痂和桥梁骨痂完全骨化、愈合后,其强度已能承受因肌收缩或外力引起的应变力量时,即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愈合所需时间通常为6~8周。

27、

D

骨痂改建:骨折2周后,骨样组织内不断有钙盐沉积,并逐渐钙化为坚实的骨组织,与骨折断端的骨组织连接、融合在一起。

28、

E

骨折后的24~72小时内,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性反应不断加重,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炎细胞浸润,出现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开始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

29、

D

血肿形成:骨折时,由于骨折部骨髓、骨膜及周围软组织中的血管断裂出血,形成血凝块。通常在伤后4~8小时即可在两断端间形成血肿。

30、

B

传统的骨折愈合(二期骨愈合)方式大致可经历4个阶段:①血肿形成;②血肿机化;③骨痂形成;④骨痂改建。

31、

B

一般需5~6个月后,在X线片上骨痂与密质骨的界限消失,看不到骨折线,此时已达到组织学上的骨性愈合。

32、

B

治疗应在局麻下将牙槽突及牙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与对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然后选用两侧稳固的邻牙作固位体,用牙弓夹板、金属丝和正畸托槽方丝弓等方法固定。注意应至少跨过骨折线3个正常牙位,才能使固定稳固可靠。

33、

B

治疗应在局麻下将牙槽突及牙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与对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然后选用两侧稳固的邻牙作固位体,用牙弓夹板、金属丝和正畸托槽方丝弓等方法固定。注意应至少跨过骨折线3个正常牙位,才能使固定稳固可靠。

34、

A

牙槽突骨折的治疗应在局麻下将牙槽突及牙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然后利用骨折邻近的正常牙列,用牙弓夹板、金属丝和正畸托槽方丝弓等方法固定。注意应跨过骨折线至少3个正常牙位,才能固定可靠。

35、

D

牙槽突骨折常是外力(如碰撞)直接作用于牙槽突所致,多见于上颌前部,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颌面部其他损伤同时发生,可以是线形也可是粉碎性骨折。临床上,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和牙龈的肿胀、撕裂、牙松动、牙折或牙脱落。摇动损伤区某一牙时,可见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骨折片可移位,引起咬合错乱。

36、

B

牙槽突骨折常是外力(如碰撞)直接作用于牙槽突所致,多见于上颌前部,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颌面部其他损伤同时发生,可以是线形也可是粉碎性骨折。临床上,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和牙龈的肿胀、撕裂、牙松动、牙折或牙脱落。

37、

C

Le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38、

E

Le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39、

B

LeFortⅡ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有时可波及筛窦达颅前凹,出现脑脊液鼻漏。

40、

D

颧弓骨折X线特征性表现呈“M”或“V”形。

41、

E

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如仅有轻度移位,畸形不明显,无开口受限、复视及神经受压等功能障碍者,可作保守治疗。凡有塌陷畸形、开口受限、复视者均为手术适应证。虽无功能障碍但有明显畸形者也可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

42、

D

颧骨、颧弓骨折后,如仅有轻度移位,畸形不明显,无张口受限、复视及神经受压等功能障碍者,可作保守治疗。凡有塌陷畸形、张口受限、复视者均为手术适应证。虽无功能障碍但有明显畸形者也可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

43、

D

口腔颌面部在呼吸道始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救治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4、

A

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在呼吸时出现“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随之发生脉弱、脉速、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45、

A

窒息的临床表现: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在呼吸时出现“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随之发生脉弱、脉速、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46、

B

吸入性窒息的急救: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异物,解除窒息。此类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47、

B

阻塞性窒息的急救:①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②将后坠的舌牵出;③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④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8、

E

口腔、咽及颈部严重出血时,可直接压迫患侧颈总动脉,用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环状软骨平面将颈总动脉压在第6颈椎横突上,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也禁止双侧同时压迫,否则会导致脑缺血。

49、

A

指压止血: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适用于出血较多的紧急情况,作为暂时止血,然后再改用其他方法作进一步止血。

50、

A

止血时首先判断是什么血管损伤,一般动脉血成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血呈漫出状,血色暗红。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wbh.com/shdyzj/33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