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决战护考高频考点总结绝密押题5
决战护考高频考点总结绝密押题5
.患者,男性,65岁,吸烟史40年,慢性咳嗽、咳痰15年,活动后气促3年,此次于体检后医生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建议来我院就诊以明确诊断,该患者必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X线胸片
C.痰培养
D.肺功能
E.动脉血气分析
D
题干给出的问题很明确,即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检查是什么。从COPD的定义不难看出,它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而要反映患者是否出现了气流受限,诊断的金标准就是依据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其他选项也是COPD患者做的检查,但都不具有确诊价值。
.患者,女性,67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目前处于稳定期,护士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不了解缩唇呼气的意义,护士应告知患者缩唇呼气的作用是
A.降低呼吸阻力
B.增加肺泡通气量
C.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
D.提高呼吸效率
E.降低呼吸功
C
缩唇呼气的作用是增加支气管内通气时间,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体排出。
.患者,女性,58岁,被汽车撞伤右胸,造成第6~8肋骨骨折,右胸中量积液,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引流出血液ml,其血胸属于
A.少量血胸
B.中等量血胸
C.大量血胸
D.凝固性血胸
E.机化性血胸
B
根据胸内积血量多少,血胸可分为:少量血胸(小于ml)、中等量血胸(~1ml)和大量血胸(大于1ml)。
传染性疾病
.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B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大体可分为病原体被清除(也称一过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及潜伏性感染五种形式。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讲,以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最少见。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最短潜伏期
B.传染期
C.平均潜伏期
D.前驱期
E.最长潜伏期
E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受感染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但一般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最长、最短)。如果在某疾病最长潜伏期后仍不发病,则可以解除对该病的检疫以及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关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经皮肤传染的疾病主要应搞好个人防护,如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下水前涂防护剂
B.对接触性传染病首先应接种疫苗
C.对虫媒传染病应因地制宜采取药物或其他措施,以防虫、杀虫、驱虫
D.对呼吸道传染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戴口罩,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E.对肠道传染病应着重做好“三管一灭”措施
B
传染病应根据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对肠道传染病,应着重管好水源、粮食和粪便,消灭苍蝇、蟑螂,即“三管一灭”。对呼吸道传染病,应着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戴口罩,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对虫媒传染病,应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进行防虫、杀虫、驱虫等。经皮肤传染的疾病和接触性传染病首先应搞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播。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不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下列各种细胞中HIV主要感染的是
A.单核细胞
B.B淋巴细胞
C.神经胶质细胞
D.CDT淋巴细胞
E.NK细胞
D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选择性地侵犯CDT淋巴细胞。
.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A.新型隐球菌
B.肺孢子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白假丝酵母菌
E.巨细胞病毒
B
艾滋病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会出现多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肺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等,虽然均能引起肺部感染,但以肺孢子菌肺炎最常见,且是引起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表现为慢性咳嗽、短期发热、渐进性呼吸困难、发绀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仅少数患者肺部能闻及啰音。X线特征为间质性肺炎,但无特异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黑线姬鼠
B.蚊子
C.猪
D.患者
E.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C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均可成为此病的传染源。可传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动物包括家畜(猪、马、牛、羊等)、家禽(鸡、鸭、鹅等)。由于猪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可长达7天,且血中病毒数量多,因而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人受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且血中的病毒数量少,因此不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D.潜伏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B
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体征。
.预防肺结核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A.加强营养
B.接种卡介苗
C.加强登记管理
D.做好痰的处理
E.隔离和有效治疗排痰患者
E
略。
.以下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早期使用抗结核药
B.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药物
C.间断使用抗结核药
D.严格遵照适当的药物剂量
E.坚持完成规定疗程
C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最常见的成人继发型肺结核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B
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中,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最常见的成人继发型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服用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缩短疗程
B.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C.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D.增加患者耐受性
E.减少用药的剂量
B
肺结核患者服用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可杀死病灶中不同生长速度的菌群,提高疗效,还可减少和预防耐药菌的产生,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
.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A.回盲部
B.横结肠
C.空肠
D.直肠、乙状结肠
E.降结肠
A
结核分枝杆菌入侵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
.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B.虫媒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血液传播
E.皮肤接触传播
A
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
.关于麻疹病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麻疹疫苗可常温保存
B.是一种RNA病毒
C.对消毒剂不敏感
D.加热至50℃、30分钟可杀灭
E.在阳光下、空气流通环境中,10分钟失去活力
B
麻疹病毒是RNA病毒,对消毒剂敏感,55℃、15分钟即被破坏,含病毒的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2小时,在流通空气中或日光下30分钟即失去活力。麻疹疫苗须低温保存。
.结核性脑膜炎最易发生在结核原发感染后多长时间内
A.2~4周以内
B.1~3个月以内
C.3~6个月以内
D.6~12个月以内
E.24个月以内
C
结核性脑膜炎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尤其3~6个月内最容易发生。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缺乏,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下列结果中提示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活跃的是
A.HBsAg(+),HBeAg(-),抗-HBc(+)
B.HBsAg(+),HBeAg(-),抗-HBe(+)
C.HBsAg(+),HBeAg(+)
D.抗-HBc(+)
E.抗-HBs(+)
C
乙型肝炎病毒有3对抗原抗体系统,即HBsAg与抗-HBs、HBeAg与抗-HBc、HBeAg与抗-HBe。其中HBeAg阳性提示病毒在复制,是传染性强的标志。抗-HBe阳性提示复制减少,传染性下降。HBsAg是感染的主要指标,其本身无传染性,也不反映病毒复制的程度,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为感染恢复的标志。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难以检测。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发热、尿黄3天”,门诊以“病毒性肝炎(甲型)”收治入院。对于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是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体液隔离
D.虫媒隔离
E.接触隔离
B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且该患者尚处于传染期,因此应采取消化道隔离。
.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收入院。以下有关其病原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革兰染色阴性
B.可产生自溶酶
C.抵抗力强
D.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E.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C
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裂解后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病菌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极易自溶而死亡,因此采集标本后应注意保温,并立即送检或在床边直接接种。脑膜炎双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很弱,对干燥、寒冷、热和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化脓菌,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患者在查体中发现血清抗-HIV阳性,护士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时,不正确的是
A.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
B.严禁献血
C.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
D.不能和他人共用牙刷
E.外出时应戴口罩
E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及母婴传播。前面4个选项均为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选项E为针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对预防艾滋病无效,作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是不正确的。
皮肤与皮下组织疾病
.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危险性在于
A.引起眼球后感染
B.抗生素治疗无效
C.可并发上颌窦
D.容易形成痈
E.可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
E
面部“危险三角区”是鼻、上唇及其周围的范围,生长在此处的上唇疖、鼻疖等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致病菌可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患者,女性,34岁,前臂急性蜂窝织炎伴全身化脓性感染,需抽血做血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时间应是
A.高热后
B.间歇期
C.寒战时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输入后
C
全身感染患者抽血的最佳时间为寒战、高热时。
.甲沟炎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
A.脓性指头炎
B.慢性指骨骨髓炎
C.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D.化脓性滑囊炎
E.鱼际间隙脓肿
B
甲沟炎时感染可向指甲下延伸形成指甲下脓肿,致使该处指甲和甲床分离,若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
.甲沟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厌氧菌
E.溶血性链球菌
A
甲沟炎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
.女性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不包括
A.输尿管
B.尿道
C.膀胱
D.横结肠
E.阑尾
D
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有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和阑尾。
.有关正常育龄妇女体内孕激素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C.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D.促使子宫内膜增生
E.促进水钠排泄
D
促使子宫内膜增生是雌激素的生理功能,而不是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受精卵开始着床的时间,一般是在受精后
A.2~4天
B.4~5天
C.9~10天
D.6~7天
E.8~9天
D
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孕卵植入,也称着床。约在受精后第6~7日开始,11~12日结束。
.下述不属于胎儿附属物的是
A.胎盘
B.子宫肌壁
C.羊水
D.脐带
E.胎膜
B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赞赏